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部分,鏡系列_全集,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不再想去記憶。他不是沒有恨過母親的,但後來卻漸漸明白:正是因為母親這樣瘋狂的行為,才保全了他的性命。

在他十一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只留下瘋妻痴子。

家族劇變由此到來,各房的兄長們洶湧而來,將母親和他囚禁。

除了父親在世時的寵愛,母親沒有任何外援。族中的九叔自幼喜愛他,但在群狼環伺的情況下也不敢挺身而出保護這一對母子。於是,哥哥們召開了族裡大會,宣佈廢黜世子,把這一對無依無靠的母子放逐到西海邊的狷之原去——那裡,正是出身卑微的母親的故鄉。

在被拉上赤駝,遠赴邊荒時,發瘋的母親沒有反抗,只是心滿意足地拍著襁褓中的孩子,對著那個木無反應的孩子痴笑——在她混亂的心智裡,唯一的願望便是把僅剩的兒子守住,別的什麼權勢爭奪,在她眼裡根本如砂土一般不值一提。

他們母子在苦寒的帕孟高原最西方渡過了漫長的五年,與那些兇猛的狷類為伍。九叔悲憫這對可憐的母子,暗地裡託人給他們送來一群赤駝和羊,讓他們不至於貧苦而死。

奇怪的是,雖然在烏蘭沙海的奢華宮殿裡的時候母親的神智極為混亂,但到了這個苦寒的地方,她反而清醒了起來:牧羊,擠奶,紡線,接生小赤駝……一切少女時做過的活計彷彿忽然間都記起來了。她開始辛勤勞作,養活自己和兒子。

他也終於因此得到了解脫。

因為繁忙,母親不能再每時每刻的關注著他,他終於能從那個襁褓裡掙脫出來,嘗試著自己行走和行動——十一歲的他瘦弱得如七八歲的孩子,因為長年的不動,手足甚至有了萎縮的跡象,連走路都走不了幾步,不得不四肢著地在帳篷裡爬行。

他並不怕寂寞。因為自小就是一個人。

孤獨自閉的孩子沒有一個玩伴,所以童年時他最好的伴侶,就是那些不會說話的書卷——從三歲識字開始,他就沉迷於家裡的典籍,幾乎把所有的書都啃了個遍。

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那些讀過的,全部記在心頭。

在荒涼的帕孟高原盡頭,外面砂風呼嘯,虛弱的孩子被困在帳篷內,無所事事。十一歲的音格爾開始百無聊賴地在沙地上默寫那些書卷的內容:從盜寶者世代相傳的至寶《大葬經》到空桑古籍《六合書》,從講述星象的《天官》到闡述藥學的《丹子》……他幾乎在沙地裡默寫完了所有看過的書。

經歷了那麼多生死劫難,嚴寒荒涼的狷之原上,伴隨著帳外猛狷的咆哮伸,他在那些浩如煙海的典籍裡尋找到了解救自己的方法。

——那是一卷從王陵裡挖出的陪葬物:《說劍·九章》。

遊離於雲荒政治之外的劍聖一門向來和王室保持著若有若無的關係,何千絲萬縷無從說起,但卻從未收過任何一名帝王之血的繼承者入門。可那一卷劍聖門下的著述,在經過百年後,被卡洛蒙家族從王陵裡帶出。

不過盜寶世家一貫只重視珍寶器物,對這些古卷雖然也愛護,但歸類後便束之高閣——所以在八歲的音格爾把這卷落滿了灰塵的書翻出來之前,還沒有任何人注意到這是什麼。

蒼白虛弱的木訥孩子在西荒的帳篷內,一遍一遍在砂子上默寫那一卷書,然後按照上面的開始學習。一開始,只是覺得按照那些姿式做了一遍後,身體不適便能緩和一些。後來,他漸漸地明白了那是一套奧妙的技擊之術,可以強身健體,於是開始有意識地每日練習——沒有師傅,就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比劃;沒有劍,就拿著割羊毛的短刀;刀太短,就順手拿起了放牧用的長鞭,作為補充。

每日的劍術練習調理了他的氣脈,也重新啟用了萎靡的肌體。

數年後,他漸漸活動自如,甚至可以走出帳篷去幫母親放牧了——然而已然極度衰弱的母親卻保留著驚人的清醒和固執,無論如何不讓他走出帳篷,生怕他會折了壽命。

曾經錦衣玉食的母子就這樣渴飲血,飢吞氈,在柯里木過了漫長的歲月。

而在那段時間內,卡洛蒙家族進入了五年內亂。

八位兄長明爭暗鬥,讓整個家族大傷元氣,五年裡沒有組織過一次盜寶行動。手足相殘不僅讓五位兄長先後去世或殘廢,更導致了外敵入侵。卡洛蒙家族幾百年來在西荒盜寶者中的至尊地位受到了挑戰,不停地有盜寶者宣佈脫離卡洛蒙的領導。甚至,家臣裡都接二連三的出現叛徒,那些內賊開啟了卡洛蒙家的寶庫,將各種珍寶席捲而去逃之夭夭。

但那些混亂,彷彿離開他的生活很遠很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