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部分,一個平民的哲學(連載),想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哥本哈根大學的漢斯。克里斯琴阿爾斯太德把電流透過銅線的時候引起旁邊的磁石的移動,漢弗萊。達維則指出鐵和鋼可以用在其周圍透過電流的辦法使其具有磁性。達維的學生法拉第在1821年9月3日發現通電的電線可以圍繞著磁石轉動。1831年法拉第的發現了磁石在運動中可以使旁邊的銅線產生電流,他找到了答案:因為金屬切割磁力線會產生電流。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為了說明電的本質,法拉第進行了電流透過酸、鹼、鹽的溶液的一系列實驗,從而導致1833…1834年連續發現電解第一和第二定律,為現代電化學工業奠定了基礎,第二定律還指明瞭存在基本電荷,電荷具有最小單位,成為支援電的離散性質的重要結論,對於導致基本電荷e的發現以及建立物質電結構的理論具有重大意義。為了正確描述實驗事實,法拉第制定了遷移率、陰極、陽極、陰離子、陽離子、電解、電解質等許多概念、術語。法拉第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了磁力線、電力線的概念,在電磁感應、電化學、靜電感應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