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色十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章,竊國,霜色十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曹操的說法,袁熙已經決定歸降,這次跟著曹操過來,其實是來做說客,勸服他的兩個兄弟的。
畢竟袁紹最後的遺言也不是讓兒子們為他報仇什麼的,再加上袁熙其實也算是收了曹操的好處。
他原本一個並不出彩的次子,這次卻得到曹操的承諾,如果事情圓滿解決的話,就讓他承襲袁紹的爵位。
是的,地盤是沒有了,但爵位還是在的。
而以袁紹之前和曹操平分北方來看就知道,他的爵位是絕不會低的,而之後曹操也沒削袁紹的爵位,因此對於袁熙來說,如果能夠承襲袁紹的爵位,那當然就是一件好事了。
畢竟他雖然不聰明,卻也知道自己日後沒有靠山了,軍隊地盤什麼都沒有,在這種時候,想要渡過後半輩子,大概也只有混個不錯的爵位了,否則過上幾年,他很有可能連能不能吃上飯都不知道了。
因為曹操過來,於是曹旭自然不需要再操心袁譚袁尚歸降的問題了,她倒是對曹操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公孫康那裡怎麼樣了?”
提起公孫康,大家都沒啥好臉色。
雖然曹操早前也不打算讓公孫康做大,但如果他好好合作的話,那麼日後雖然遼東王是不可能的,但繼續讓他在遼東待著掌控遼東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誰讓公孫康自己作死了。
他一早看出袁紹必敗,卻貪心的想要增加自己的籌碼,於是去幫助袁紹,這事荀諶心知肚明,而公孫康哪兒經得住荀諶忽悠?這不就玩過火,把自己給搭進去了麼。
此時的公孫康已經沒有了與青州和平相處的可能,曹操必定要殺他才能洩憤。
這次的事情,沒有蒙受巨大損失,沒有直接兵敗,那都只能說是青州的參謀團優秀,將領們作戰也十分英勇,士卒訓練有素,後勤補給各方面都很給力。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公孫康沒什麼關係。
反倒是公孫康挖了個坑差點把曹旭等人全給埋進去了,曹操怎麼都不可能忍下這種事。
不過曹操在拿下大半個幽州之後卻並沒有立刻攻打公孫康,他需要先把袁紹的事情全部解決才行。
好在袁熙還算給力,他成功的說服了袁尚,倒是袁譚完全不願意合作。
袁熙回來報告這情況之後,曹操就對曹旭說道:“準備一下吧,要不了幾日,袁譚就會再次前來攻打了。”
曹旭疑惑:“可志才說,張郃恐怕是不願意打的。”
“如果只張郃一人倒是罷了,但袁譚尚在,他必然是要以言語刺激張郃前來攻打的。”
並非是什麼激將法之類的計謀,只要袁譚搬出袁紹來,一口咬定袁紹是被曹□□死的,而張郃卻不想著為袁紹報仇,只顧著追求榮華富貴所以要歸降曹操,那麼張郃就算再怎麼不想打也只能打了。
袁紹並不是個很差勁的人,早前就說,冀州幽州的百姓都十分愛戴他,對他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至少只看著至今他們都沒能完全消化冀州,至今冀州還有人念著袁紹的好就知道了。
而對於那些士卒來說更是如此,他們是願意為了袁紹而戰的,此時如果袁譚搬出袁紹作為理由,那麼張郃就算不想打也只能打了,否則他計程車卒就要推翻他,甚至他有可能直接死於□□計程車卒手中了。
如同曹操所說,張郃袁譚果然再次前來攻打,這時候正是趙雲那裡接受袁尚等人歸降的時候,不過好在到了這種時候張郃的力量所剩無幾,即使袁軍士卒因為對袁紹的悲傷燃起對青州軍的仇恨,於是爆發了極強的戰鬥力,但他們到底是吃不好睡不好很久了,身體素質就差了好多。
贏是沒有疑慮的,只是曹旭事後看著戰場說了一句:“可惜了。”
那麼多英勇計程車卒,只因為袁譚對袁熙的不滿以及袁譚的面子問題被他拉下水,陪著他一起作死。
更加可惜的是,這一戰,張郃也死於馬超和呂瑤之手。
倒是領頭作死的袁譚活了下來。
呂瑤是很不高興的,當時她幾乎已經劃破了袁譚的臉頰,但最後還是收手了:“若不是將軍下令決不可殺你,我必定取你性命!”
這本是不必要的一仗。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目前為止,加上張遼那裡的報告,他們算是解決了袁紹的大部分力量。
至於說公孫康?
曹操冷哼一聲:“他活不過這個冬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