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色十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竊國,霜色十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種敏銳度上,他比戲志才差的遠了。
曹旭則對戲志才追問道:“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戲志才道:“將軍難道不覺得公孫度病死的時間簡直太好了嗎?甚至他死掉之後所造成的一系列影響也對某人太過有利了。”
公孫度恰恰在袁紹最需要他死的時候死掉了,而他死後所造成的一系列的影響和後果,顯然都是對袁紹最為有利的,這一點不需要多說,之前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都分析過了。
那麼這就讓戲志才不由得有了疑問,公孫度到底是真的自己在這個節骨眼上病死了,還是因為袁紹需要他死所以他就死了?
可以說這才是在公孫度病死這件事情上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曹旭自然也聽懂了戲志才的意思。
目前來看,公孫康和袁紹結為一體,齊心作戰,這對於青州是非常不利的,而如果公孫度是因為袁紹的‘需要’而死的話,這就是他們的好機會了。
這世道,還有什麼仇怨能比殺父之仇更大更重要呢?
孫策因為孫堅之死和劉表互懟了多少年啊,這段時間裡孫策就只一心盯著劉表揍了,壓根不管別人的。
直到黃祖死後他和劉表的關係才稍微有些緩和。
那麼袁紹呢?
可以說這件事情只要做了,那麼立刻就能夠讓幽州因為公孫度之死結為一體的力量,瞬間崩潰。
最好的情況,大概是公孫康一怒之下為報父仇乾脆自己先懟了袁紹。
曹旭於是再次詢問對策,不過這次她不是問戲志才,而是問司馬懿諸葛亮了。
諸葛亮就說:“可迅速派人去幽州查明此事,如果是真,那就是我們散佈流言,挑撥袁紹與公孫康關係的最好方式了。”
可他說完這話,並沒有立刻得到認同。
諸葛亮尚且有些疑惑,但司馬懿看著戲志才和郭嘉兩人的表情,思考了一下之後恍然大悟,他對諸葛亮說道:“我們確實要向幽州派人,但卻不需要去查什麼案子,因為這件事情無論是不是真的,在我們需要他是真的的時候,他就是真的。”
諸葛亮聽到這裡,略加思索也是點頭:“之前是我太天真了,仲達你的辦法更好。”
說白了,公孫度到底怎麼死的,他們壓根不關心,他們真正關心的是,透過這件事情得到符合自己利益的結果。
就比如他們需要這事是真的,那麼就當它是真的好了。
至於說袁紹到底做沒做?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
等諸葛亮和司馬懿被郭嘉用公文打發走之後,戲志才倒是忍不住再次誇了一次少年英才。
郭嘉倒是說道:“這麼看起來,倒是那個司馬小子更符合我的口味呢。”
雖然兩人俱是優秀,但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偏向就是他們的不同風格,顯然國家更愛司馬懿那種的。
曹旭撇嘴:“你跟這種人不是向來相處不好麼?”
之前郭嘉被賈詡坑了一臉血,而這幾天郭嘉也沒少‘欺負’司馬懿。
雖然看起來都是前輩的看重和愛的教育,但至少也和郭嘉合作多年,可以說郭嘉從最開始入軍中就是做了曹旭的謀士,曹旭自認對郭嘉是有幾分瞭解的。
於是自然能看出他對司馬懿存著幾分小小的壞心思,在逗弄人家。
不過郭嘉畢竟不是真的要跟司馬懿過不去,他也並非是欺負打壓後輩的人,郭嘉對司馬懿可以說是有點小捉弄,但實際上司馬懿從這些‘捉弄’裡卻真正積累到了他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既然如此,曹旭自然懶得去管郭嘉的做法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在第二天的時候再次見到郭嘉。
那時候他們兩正在寫作業……嗯,是的,就算是出來幹活兒了,但畢竟因為上課的時間短了,所以想要軍校的課程不落下,他們就得加倍努力。
這時候郭嘉笑眯眯的來找他們兩,然後說:“我這裡倒是有個好任務要交給你們呢,比寫軍校的作業有趣多了。”
兩年輕人聽到這話眼睛都是一亮。
想到昨天他們討論的事情,這種時候郭嘉來找他們,這事情會是什麼?
這不由得讓他們充滿了期待。
實際上他們自己心中是有幾分猜測的,但那種事情對他們來說太過驚喜,因此一時倒也不敢確定。
郭嘉卻將手裡的一疊檔案遞給他們:“喏,既然說了要用公孫度的事情對付袁紹,我就跟將軍說了,讓把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