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龍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大奉暴君,忠良遭難,大奉狀元郎,微龍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政殿上,氣氛凝重如鉛。
大奉皇帝費候坐在龍椅上,面色陰沉,目光如刀,掃視著滿朝文武。
他的身後,是一幅巨大的龍袍圖,上面繡著九條金龍,威風凜凜。他的身前,是一群戰戰兢兢的百官,一個個低頭不敢直視,生怕惹火上身。
費候,這位自稱大奉的皇帝,一腳將龍案踢翻,將上面的奏章、御筆、御印等物全都撒了一地。他橫眼質問太監:“你說江茗禹來攻朕了?”
這幾日,費候沉醉在消滅江茗禹的喜悅中,三天沒上朝,專心享樂。若不是太監火急火燎請他出來,他還不知在做什麼呢。他原以為江茗禹已經死在了方航的手下,沒想到這個死對頭居然還有後手,竟然率領十萬餘人,殺到了京城的門口。
聽太監簡述情形,費候愈發暴跳如雷,咆哮道:"方航這畜生,我要剮了你!江茗禹一死,定要將你骨灰全無!"
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恐懼,江茗禹的大軍已經攻破了邊關,直逼京城,他的手下卻沒有一個能夠擋住他的人。
他的心腹大臣阮晨,帶著三十萬精銳,去年出征,結果全軍覆沒,自己也戰死沙場。
他的親信將領,率領二十萬鐵騎,今年春天出擊,結果也被江茗禹一舉擊潰,只剩下幾幹人逃回來。
他的大奉王朝,建立了二十多年,一直以強悍的軍事和穩固的政治而自豪,如今卻被一個叛逆的小子,打得節節敗退,岌岌可危。
他的心中,除了憤怒和恐懼,還有一絲不甘和迷茫。他不明白,江茗禹為什麼能夠如此強大,為什麼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的擁護,為什麼能夠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如此軟弱,為什麼會失去那麼多人的支援,為什麼會一路頹廢下滑,步步驚心。
他不明白,這一切的原因,是不是他自己的錯,是不是他做了什麼讓天地不容,讓民心離散,讓神明憤怒的事情。
他不明白,他還能不能挽回這一切,他還能不能保住他的江山,他還能不能保住他的性命。他想不明白,他只能發洩他的憤怒和恐懼。
太監忙勸道:"“陛下,江茗禹已經攻破了桃江,他的大軍馬上殺到了京城的門口,我們必須儘快想出對策,否則大奉的江山就要覆滅了。”
費候這才醒過神,點頭道:"對,先退江茗禹再說,若他入城我就完了。"他環視大臣,喝道:"誰敢迎戰江茗禹?有破敵之策麼?"
一白鬍子大臣上前道:"陛下,江茗禹銳不可當,此時硬碰硬不可取。據守才是上策。"
"京城有十五萬大軍,糧食可支一年。江茗禹遠來,軍資必定不濟。只要固守消耗,他自然退去。到時陛下再出城追擊,必大獲全勝。"
此人乃太傅曾策,也是他的老師,曾經教過他讀書寫字,教過他禮儀法度,教過他治國安邦。
曾策是他的智囊,也是他的良心,曾經為他出謀劃策,為他糾正錯誤,為他勸諫進言。但是,曾策也是他的眼中釘,也是他的心頭肉,也是他的罪魁禍首。
因為,曾策敢於直言,敢於反對,敢於批評。因為,曾策不願附和,不願順從,不願奉承。
因為,曾策堅持原則,堅持正義,堅持良知。曾策曾經勸過他,不要輕信奸佞,不要濫殺無辜,不要貪圖享樂。
曾策曾經勸過他,要尊重百姓,要愛護臣子,要節制自己。
曾策曾經勸過他,要改革弊政,要開放思想,要與時俱進。
但是,他不聽,他不信,他不改。他覺得曾策是在挑戰他的權威,是在質疑他的智慧,是在破壞他的威嚴。
他覺得曾策是在阻礙他的發展,是在妨礙他的快樂,是在損害他的利益。
他覺得曾策是在與他為敵,是在與他作對,是在與他鬥爭。他恨曾策,他怕曾策,他想除掉曾策。他找到了機會。
費候想發火,才想起桌已被自己踢翻。他冷哼一聲:"固守城中任人宰割,大奉的顏面與威儀何在?"
曾策毫不退縮,鄭重道:"陛下,此為上策,還請三思!"說罷重重一拜。
其他大臣也都附和道:“太傅說的是,固守京城,江茗禹自退!”
但費候卻不領情,他不相信江茗禹有那麼厲害,他不相信自己的大軍有那麼無能,他不相信自己的江山有那麼不堪。他認為曾策是在妖言惑眾,是在挑撥離間,是在勾結反賊。他認為曾策是收了江茗禹的好處,是想要出賣他,是想要背叛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