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一章 從臺閣體到茶陵派,寒門首輔,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緊接著,李東陽又言:“蓋聖人之生,即道之所在也。非見之者之在當時,聞之者之在後世,則斯道孰從而傳之哉?孟子於此而敘之意有在矣。”
這是起承接的部分,沒有什麼可忖度的,謝慎繼續往下看去......
他越看越覺得李東陽所寫的這篇程文,似乎有股仙氣。雖然語言不算浮華,但卻是句句有氣勢,能夠抓住人的心理,讓人迫不及待的讀下去。
換句話說,就是李東陽明白八股文考的是什麼,明白撰寫八股文的核心是什麼。
這其實就是八股文高手應該具有的素質。
八股文是什麼?是最功利,最嚴苛的文章!
考場之上,能夠發揮出什麼樣的水平是未知的。在這種情況下再要求把文章寫得天花亂墜是不現實的。
李東陽的選擇又是什麼?
他選用了最穩妥的方式,也就是用古法寫文!
古文的寫作方式一板一眼,可謂無懈可擊。
這樣的文章在浮誇空談的花架子中間就會顯得十分出挑,也自然而然的會受到考官的青睞。
當然這篇文章是李東陽任職會試考官時作的程文。
既然是程文,就肯定有充足的時間考慮構思,比之考場文章自然難度要小了不少。
但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李東陽透過此篇文章表達出來的東西!
像謝慎這樣的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了李東陽的用意。
代表臺閣體那樣的浮誇文風已經成為了過去時,李東陽要向天下讀書人宣揚的是清絕的古文之風!
......
......
注1:科舉考試時,由官方撰定或錄用考中者所作,以為範例的文章。(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