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寒門首輔,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庫空虛就只能向大戶借錢,這就是惡性迴圈。
弘治天子想要跳出這個迴圈就得另想法子。
鎮守太監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他們貪的錢肯定大部分都到了皇帝的腰包。
大明朝是沒有內帑的,也就是說皇帝的錢直接送到國庫,皇帝或者宗室花錢也直接從國庫拿。
故而胡太監貪的錢也就理所當然進了國庫。
謝慎終於明白弘治皇帝為何要袒護胡瓚了。
弘治皇帝袒護胡瓚不是因為被奸佞矇蔽,而是要靠胡瓚往國庫填錢。
只要胡瓚能撈錢就有利用價值,也就值得天子袒護。
當然如果胡瓚太過火被群起攻之,天子也可以把他推出去做替罪羊,還可以抄其家再狠狠賺一筆。
怎麼看,這都是一筆穩賺不陪的買賣啊。
這麼看來,弘治皇帝倒是頗有幾分不得已而為之的苦澀。
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
治理區區一潞安府都讓謝慎心神俱疲,更不必說萬里江山了。
弘治皇帝要面對形形色色的臣子,總不能旁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吧。
皇帝雖然是九五至尊,但把皇帝當猴耍的人可不在少數......
鎮守太監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背黑鍋也好抗輿情也罷都是他們的本份。對鎮守太監來說,這本身也是一種機會,如果能夠處理好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將會明顯提升。
此時此刻,謝慎的心中五味雜陳。
當一國之君太不容易了!
“陛下英明。”
謝慎這一句不是恭維,而是由衷的肺腑之言。
“好了,該說的朕都對謝卿說了,望不負朕。”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
“臣惶恐!”
謝慎連稱不敢,弘治皇帝擺了擺手道:“都察院裡是非不少,謝卿不可忘卻本心。這可是朕最看重於你的。”
“謹遵陛下教誨。”
謝慎點了點頭,連聲應道。
從文華殿正殿出來,謝慎在路過偏殿時正巧遇到了小太子從偏殿走出,侍候在側的有一班侍講輔臣。
謝慎畢竟還是東宮輔臣,不必像其他外臣避嫌,見了太子自然要上前見禮。
“臣謝慎參見太子殿下。”
小太子顯然對謝慎有些陌生,在隨侍太監的提醒下才意識到此人便是新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謝慎。
“謝大人有禮了。”
*歲的孩子能有什麼複雜的心思,只知道謝慎也是皇帝安排給他的輔臣,一切都按照規矩來就是。
謝慎看的卻是有些心疼。
無數人都羨慕生在帝王家,但又有誰知道生在帝王家的苦楚。
這個年齡的孩子,若是在尋常百姓家定是被父母捧在手心,可作為東宮太子卻得時刻用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的言行。
他有些明白為何歷史中的正德會在即位後性情大變貪圖玩樂了。
物極必反,童年時失去的東西自然更希望找回來。正德做太子時身邊都是富有德行的名士,被拘束的死死的。他做皇帝后自然從心裡排斥那些酸腐諍臣,反倒青睞那些會討他歡心的。
這也是為何八虎會在正德朝如魚得水,而正統諫臣會被疏遠了。
謝慎當然不希望歷史按照既有軌跡發展,他要改造正德自然就要從一開始做起。
“不知殿下方才讀的是什麼?”
“先生給孤講的是《資治通鑑》。”
我靠,謝慎險些罵出聲。
這是哪頭豬想出的主意,小太子還這麼小,就直接上資治通鑑,這簡直違反人性啊。
固然皇室教育和普通百姓的不同,但那也得看具體年齡啊。
叫一個年紀不到十歲的娃娃去讀資治通鑑,能讀出個什麼名堂?
還不是隻知皮毛,不知深意?正德便是通讀了資治通鑑,又有什麼意義?
“微臣覺得殿下可以先從《論語》、《孟子》讀起。”
作為東宮輔臣,右庶子這個職位不算低了。
如果以前謝慎因為身份地位的緣故不太能說的上話,現在的他是應該站出來就太子的教育問題據理力爭一番了。
“謝謹修,你這是什麼意思。太子殿下怎麼能讀《論語》,《孟子》。”
謝慎抬頭一看,這人不正是許久不見的朱希周朱同年嗎。
怎麼他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