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部分,天下珍玩,精靈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區別在哪裡呢?《爾雅》雲: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肉,就是指玉件的邊,好,就是指中間的孔。
邊大孔小的,那就是玉璧,邊小孔大的,那就是玉瑗,邊的寬度和孔的直徑一樣大的,那就叫玉環。嗯,楊貴妃的老爹可能很喜歡玉環。
既然陶碧雲掛的是玉瑗,那麼肯定是邊窄孔大。
所謂絞絲,是一種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在玉瑗上刻上一圈圈的螺旋紋。
以唐易的眼力,一眼就看出,這是一件漢代的東西,白玉質地,玻璃光明顯,絞絲工藝精湛。
不過,這件絞絲玉瑗是一件殘器。
兩千年了,有磕碰是再正常不過了。這件玉瑗直徑大約六厘米左右,邊的寬度大約一厘米,就在這邊的一處地方,碰掉了一塊。這一塊,唐易能看出是老傷。
而且,這一處老傷,還被處理過了。老傷被打磨平整光滑,上面還刻上了兩個篆字,處理得十分細膩周到,就好像絞絲之中嵌上了一個小小的方形印文。
從這件玉瑗的成色來看,帶土沁,肯定是入過土的,但是也有熟潤的包漿,那就是出土很久了。極有可能是出土的時候,這塊老傷就有了,得到的人又找琢玉師處理了一下,打磨平整,還刻上了兩個字。
這兩個字,就是“獵古”。
“這是我母親的遺物。”陶碧雲只是拿著玉瑗在唐易和文佳面前展示了一下,並沒有脫手,而後又重新帶回了脖子上。
別人貼身帶的玉件,最好不要碰,這裡面講究很多。唐易和文佳自然不會伸手去摸,但是看到“獵古”這兩個字,還是有些震動。
很顯然,從刻字部位的包漿上來看,至少也得幾百年了,那就是古人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