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榴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章 城,女漢子系統[末世],春風榴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情節見長,結構簡單,常用對比,耐人尋味。

第三節:郁達夫

一、1920在日本創作處女座《銀灰色的死》,後來寫了《沉淪》《南遷》,1921年結集為《沉淪》是郁達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主人公他是一個日本留學生,因對愛情渴望的不到滿足而不堪受異族欺凌投海自盡,大膽描寫了受五四思潮洗禮而覺醒的現代知識青年“性的要求與靈肉衝突”同時也反映了郁達夫的愛國思想。

二、1922年回國作有《血淚》《蔦蘿行》《青煙》《春風沉醉的晚上》《採石磯》《薄奠》《微雪的早晨》……或寫生計艱難貧困失業的痛苦,或知識分子和勞動者同病相憐,或歷史故事糅進現實生活。

三、郁達夫小說內容特點:

1、突出表現五四青年對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擠出軌道的“零餘者”的哀怨。如《銀灰色的死》《沉淪》的“他”“伊人”《茫茫夜》《風鈴》中的於質夫,心中都交織著個人的積鬱和民族的積鬱,深感孤悽悲涼要求個性解放,追求異性真摯愛情與友誼,在外鄉備受嘲弄不甘沉淪又無力自拔,煢煢孑立,為自己是一個“零餘者”落淚嘆息。身上理想主義色彩濃重,流露出一個敏銳知識分子審視自身傷痕和民族傷痕所產生的幻滅感和危機感,發出了五四文學中個性主義和自我表現自我反省的最強音。

2、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情懷。《銀灰色的死》《沉淪》作為弱國子民主人公異鄉備受欺凌,迸發出真摯的熱愛祖國,渴望祖國強盛的願望,對日帝國主義民族壓迫歧視提出控訴。

《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由書寫“零餘者”轉向關切同情勞動者的苦難命運,透過與陳二妹,人力車伕的生活境遇對比,流露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和對普通平民的真誠同情和熱愛敬佩,閃現出人道主義光芒。

1、自我的寫真。小說帶有自傳性色彩,第一人稱敘述,作者深信透過自我心靈觀照,能折射出大千世界。無論是《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還是《遲桂花》“他,伊人,我,還說於質夫“都帶有作者本人的精神氣質。

2、感傷的抒情。小說通常沒有完整情節,不去追求故事緊張曲折,注重主人公抒發內心情感,宣洩人物感傷悲觀頹廢心境。主要方法有;a.藉助人物心理的細膩描摹;b.講究外在景物恰到好處的襯飾。《春風沉醉的晚上》《茫茫夜》中我於質夫的自傷沉淪。

3、結構散文化。不是以情節為中心而是以情緒為中軸,隨意著筆行文鬆散。《沉淪》中雖無貫穿前後的情節,但以主人公的孤獨感,苦悶感傷一以貫之。

4、清新流麗的文筆。用筆與主觀色彩,抒情傾向相結合,飽孕情感,富有色彩和節奏感《沉淪》的異國蒼空皎日,《小春天氣》的古都蘆蕩殘照等。

第四章:20年代新詩(一)

第一節:20年代新詩概述

一、梁啟超在《夏威夷遊記》提出“詩界革命”口號;黃遵憲提出表現時代人生主張,打破一切禁制。

二、自由詩。

胡適及初期白話詩人徹底打破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形式規範,創立了自由體的白話詩(新詩)。成為二十世紀中國新詩王國開創者。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擺脫了古詩形制,進入自由創作天地。

1、胡適

1917年胡適率先在《新青年》發表《白話詩八首》,《人力車伕》散文化敘事顯出白話詩新體式:詩行短,大體整齊的自由詩,標誌著新詩在尋找新語言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嘗試集》新文化運動中第一部白話新詩別集,胡適詩大多即事感興,常用直接描寫、淺顯比喻象徵,言之有物,平實淡遠。

2、劉半農

《買蘿蔔人》是中國現代最早出現的無韻詩,《窗紙》《無聊》中國最早散文詩。劉半農還是最先嚐試小詩創作的作者。《瓦釜集》是中國新詩史上第一部用方言寫作的民歌體新詩集,用江淮方言和江陰民歌的聲調,抒寫勞動者的愛與恨。

3、沈尹默《鴿子》《月夜》

4、俞平伯《冬夜》

5、康白情《草兒》《冬夜》(詩集)《西還》《晚晴》《日觀峰看浴日》“設色的妙手”

6、劉大白,詩集《舊夢》;《賣布謠》《田主來》學農村階級壓迫,《紅色的新年》憧憬十月革命。一貫以議論哲理入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修之風流邪神

放縱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