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讀遍紅樓,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族,但好景不常,終因元蛇這棵大樹一倒,猢猻盡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小說中的主人公賈寶玉和十二金釵的富貴生活不過是“紅樓一夢耳”。因此,可以說曹雪芹以“紅樓夢”為書名,既有他對自己身世的感嘆,”亦有對所著小說的盛衰驟變的悲劇結局的寄寓,即人生如夢。我始終認為“紅樓夢”三個字只是對小說故事層面的概括,與“石頭記”三字相比較,缺少蒼涼和深重之感。但對於讀者來說“紅樓夢”三字更且有現代性,更容易被接受一些。我以為如此解釋可能更接近曹雪芹的原意。

1981年6用1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金釵十二人何處

金釵十二人何處

——“金陵十二釵”淺說

《紅樓夢學刊》1979年第2期上刊有《“金釵十二人何處”?》一文,介紹了尹繼善的《過忠勇公第即事》詩。作者注意到尹詩中有些詞句與《紅樓夢》中的某些文句相似或相同,讀書之細令人欽佩。但作者因尹詩中有“金釵十二人何處,列屋新妝只畫圖”等詞句,而發問:“尹繼善如果沒有讀過《紅樓夢》,怎麼會有這樣多的巧合呢?”我以為,這個發問似乎有點失之偏頗。

(1)據介紹,尹繼善的“即事”詩,是寫在題為《丙子冬奉命入覲,隨忠勇公後遍歷香山昆明諸勝,時將南旋,承賦詩贈行,因次元韻》一詩之後不久。以丙子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計,時值曹雪芹正在撰寫《紅樓夢》之際,尚未完稿。據庚辰本第75回回前總批“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對清。缺中秋詩,俟雪芹”來看,當時《紅樓夢》的原稿尚在謄清中。以現有材料考察,此時僅有脂硯齋、畸笏等極少數人在抄評《紅樓夢》,無論是忠勇公,還是尹繼善,均無與曹雪芹有交遊往還之記載。因此,說尹繼善在此時濱到了《紅樓夢》的原稿,並以小說中的“金陵十二釵”入詩,令人難於相信。

(2)讀者都知道,以“金釵”入詩文者是不乏其例的。那末,“金釵”與“十二”連用,是否就是指《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呢?回答是否定的。固然古人有以“金釵”指物的記載,如《南史》中所記:“齊高帝建元元年,周盤龍破魏兵,上下詔稱美,送金釵二十枚與其妾杜氏”的故事,但以“金釵十二”指:女人的,在唐詩宋詞中也早已用過,如“樂天戲牛僧孺”詩中的“鍾乳三千兩,金釵十二行”即是一明證。至於元明以降的詩人墨客中以“金釵十二”指女人而入詩詞曲的,就更多了。元人張子友的小令《雙調·蟾宮曲》中有“翠紅鄉十二金釵”(《全元散曲》下冊)句子。無名氏的《喜春來》中還有“傷心自發三千丈,過眼金釵十二行”及“會三千劍客,列十二金釵”等等,都指的女人,而與物無關。其實,在清代與曹雪芹同時的袁枚也寫過“十二金釵掠鬢鴉。”古人不僅以“金釵十二”入詩詞曲,還有以“紅樓十二”入曲的例子。明代浮自主人曾寫過一首《夾竹桃·惟解漫天》(《明代歌曲選》)小曲。曲中寫道:

歸家一向信首稀,往日恩情化了灰。紅樓十二,知他問誰?叮嚀千萬,如今盡虛。

這支曲,無論從年代上講,還是從內容上看,我們都無理由說他是受了《紅樓夢》的影響而寫的,這是無需詞費的。由此,我們可以說,尹繼善的“即事”詩中的“金釵十二人何處?”與前人的用法,都不過是指“列屋而閒居”之“粉自黛綠”的青年女子,不一定要坐實到《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上。

1981年3月2日

風情月貌敗家根(1)

風情月貌敗家根

——秦可卿“享強壽”考

在今傳本《紅樓夢》中,秦可卿之死是一樁謎案。小說第5回寫寧榮二府女眷於會芳園內設宴賞梅,“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賈母命人好生哄著歇息一回再來。”這時,秦可卿應聲而出,主動地向賈母領受照護“寶二叔”的任務。這是秦可卿作為《紅樓夢》中的一個重要人物首次登揚。第7回,王熙風應尤氏之邀,領寶玉到寧府喝酒抹骨牌,秦可卿再次出場,並把自己的小兄弟秦鍾介紹給久想一寬的賈寶玉。從這次公開出場中,讀者還絲毫看不出秦可卿有病在身的任何徵兆。但是,到了第10回,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同賈璜家的談活中卻說:“他這些日子不知怎麼了,……到下半日就懶怠動了:話也懶怠說,神也發涅。”讀者從這裡得知,秦可卿已經患病了。此後,小說中又寫了延醫調治等情節,暗示秦可卿不但有病,而且似乎病得重的樣子。接著,第11回寫王熙風、賈寶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