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讀遍紅樓,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爭團扇寵”,而鬱郁以終。由此觀之,在封建社會里越有才幹,越有幾分鋒芒,辦事越認真的人,掉進身傢俱毀的陷阱的可能就越大。這恐怕也不失為舊制度下知識分子命運的一個規律。

孤豔不爭團扇寵(2)

1983年4月11日

匡鼎說詩能解頤

匡鼎說詩能解頤

——牧亭山人與牧亭貝子

高鶚是120回《紅樓夢》的整理者和刷印者之一。所以《紅樓夢》研究者對他的家世生平頗為注意。據一位專家研究,高鶚依附權貴,奉命竄改《紅樓夢》,其根據恐怕與高鶚寫過《寓牧亭貝子府中,恭呈一首》和《有呈牧亭貝子》(載華齡校刊《月小山房遺稿》七截葉六下)有點關係。然而,牧亭貝子是誰?其人行狀如何,至今未有什麼新材料可資考證。幾年前,我與友人曾查得滿洲人兆勳,號牧亭,又號牧牛子,著有《牧牛詩錄》等。但據記載,兆勳雖生當清季,但無爵位。可見高鶚詩中的“牧亭”非指兆勳。

近讀《熙朝雅頌集》見其首集卷二十五第十一葉下,有永忠《秋日懷牧亭山人》一詩。其詩云:

秋來未遂故山期,白草連空怨路歧。

三徑煙霞應有待,一肩雲水竟何之。

唐衢善哭為酸鼻,匡鼎說詩能解頤。

迥數舊遊增遠憶,杳無寸丸到茅茨。

從詩中所述知道,牧亭山人過的是隱居生活,又以詩中有“匡鼎說詩能解頤”的句中用典看,永忠與牧亭山人往來關係甚為密切。

由此推測,(1)高鶚詩中所說的“牧亭貝子”即是永忠詩中所說的“牧亭山人”,他號牧亭,別號牧亭山人。(2)永忠身系宗室,一般往來者也該多是宗室人。從詩中口吻看,永忠與牧亭山人也似為平等,而高鶚與牧亭山人雖然亦有較多往來,並可寓其府第,但以高之身份、地位,詩中稱“牧亭貝子”恐更為適合些。

如以上推測不錯的話,此條又可以為尋找“牧亭貝子”的下落增加一線索耳。

1982年6月12日

。。

狂沙吹盡始見金(1)

狂沙吹盡始見金

——試魁抄《紅樓夢詩詞選》的報告

《紅樓夢》誕生之後,多以80回抄本作為載體在讀者中傳播,這是一個不爭的歷史事實。①說來也是機緣湊泊,筆者最近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的藏書中發現了一部清嘉慶初年的抄本《紅樓夢詩詞選》。經過仔細研讀之後,可以確認這部抄本《紅樓夢詩詞選》的“底本”竟然是一部鮮為人知的清代抄本《紅樓夢》!

我之所以如此說,一是這部抄本除了少數的幾位收藏者之外,“鮮為人知”。在我所見的各種版本目錄專書中從無有人著錄。亦不見百年紅學專書專文中有人提及此抄本。

二是此抄本中所抄錄的《紅樓夢》詩詞曲賦、誄文、小啟有相當重要的“異文”絕不同於已經發現的十餘種早期抄本。我相信,本報告的發表不僅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早期脂評抄本確實存在,而且必將對早期抄本演變和流傳的研究提供一個嶄新的內容。

一、抄本《紅樓夢詩詞選》的概貌與抄錄年代

抄本《紅樓夢詩詞選》,一函一冊,五十六葉(合112頁),外框高23厘米,寬14.7厘米;版心高16.5厘米,寬11.1厘米。書經重新裱裝,襯紙為清代“廣西闈墨”,刻印,紅字,標有第三房數字。封面黃脆,書口上方書“紅樓夢詩詞選”,末頁破損,貼上於襯紙。無序跋,首頁“紅樓夢詩詞選”下方署“千山試魁錄”。

在“紅樓”二字右側鈐“華爰”陽文篆字長形印,“詞選”二字下方鈐有“箇中人”橢圓形陽文印,在“千山試魁錄”下方鈐有“清玩”篆字陽文方印。正文從“仙曲十二支”開始,在曲題上方鈐陽文方印“紀蘭馨印”,下鈐陽文方印“鳳洲之章”。曲題之下連鈐“康生”陽文、陰文印各一方。全書封底左上貼有“北京市圖書業同業公會印製”的標籤,鈐有“前門區議價”印章,籤內填有“1958年1月18日購”、“議價5元”及“編號:字第2749號”。②從這些印記的位置看,我認為“華爰”極可能是試魁的字或號,而“箇中人”、“清玩”則是他的閒章。“紀蘭馨印”、“鳳洲之章”可能是收藏者的印鑑,又經過“幾世幾劫”,落到了“康生”之手。

抄本的紙質已經黃脆,墨跡、印文均顯暗舊,裝裱之前有明顯破損和水漬痕跡。由此可以斷定此抄本絕非晚近人抄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