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讀遍紅樓,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錄書法風格又完全一致,只是墨色略淺淡。接下所抄“續紅樓夢酒令”則是工整的小楷,墨色亦較深。

應該指出,所抄後40回詩文與程甲本對照,異文極少。第87回所抄的寶釵”“書子”中有三處異文,“未嘗不嘆冷節遺芳”句的“冷”字,抄本作“吟”;“悲時序之遞嬗兮”句的“遞”字,抄本作“遽”;“靜言思之兮惻肺肝”句的“惻”字,抄本作“測”。這些異文,我認為均是“形近而訛”。又如第99回周瓊給賈政信中有兩處異文,程甲本作“寸幅”,抄本作“寸福”,亦屬“形近而訛”例,而非真正的“異文”。

從上面所列例文,結合抄錄筆跡,我有兩點印象頗深,在此提出來供讀者思考。

(1)後40回詩文非與前80回同時一氣抄錄,字型和墨跡有明顯區別,補抄部分與前80回是否一人雖不敢遽斷,但我比較傾向於另一抄手所抄,而最後幾首詩又由原抄者補抄完。

。。

狂沙吹盡始見金(4)

(2)後40回詩“底本”是程甲本。以夢稿本對照檢查,出現多處異文。與程甲本對照則全同,由此可證抄者非據夢稿、甲辰等本所抄。大家都知道,程甲本印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乙本印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抄錄者不論在京城還是在江南,都可購到或借到程本,從而據以補錄後40回詩文是極為自然之事。

五、讀抄本《紅樓夢詩詞選》感言

從一部看似極普通的抄本《紅樓夢詩詞選》,發現一部鮮為人知的清代抄本《紅樓夢》的流傳過程,令人意想不到。其實,這種意想不到既有偶然性,但內中也蘊含了它的必然性,這就是大千世界的奇妙之處——“緣”。有了“緣”可以千里來相會;無“緣”近在咫尺不相識。“緣”只可遇,而不可求!

抄本具有流動性、互遞性、長久性,它在流傳中是一種“載體”。對於這種“載體”的特殊功能,今人還有一個認識過程,理解和體驗的過程。我們之所以重視抄本,並非出於一己的某種嗜好,重要的是它承載了歷史文化和學術資訊。試魁的《紅樓夢詩詞選》得益於抄本的流動性和互遞性,這是他的“緣份”。我們今天讀到了試魁的抄本也是得益於它的流動性、互遞性、長久性,從而由這部抄本的文字中發現了一部不同於程甲乙本又有異於其它已發現的十餘種早期脂評抄本和近人抄本《紅樓夢》。這部抄本所帶給我們的版本資訊和研究價值,至少證明了脂評抄本《紅樓夢》的存在年代和流傳的範圍!

試魁抄錄《紅樓夢》詩文時非常用心,在抄錄176首詩文中很少見到有點改和旁添文字。《芙蓉女兒誄》文字長,生僻字較多。他認真、細心地抄錄,令我感動不已。就此一端,我們就應該感謝這位抄寫人,向他表示由衷的崇敬之意!

早期抄本《紅樓夢》存在的事實並非由近人發現的十餘種抄本才為學人所重視。除了舒元煒、戚蓼生、夢覺主人的序文之外,清人詩文筆記中的無數記載,同樣是可信的證據。這其中包括永忠、明義、周春、張汝執等人寫下的文字。這些人生存年代有前有後,所居地域有南有北,而社會地位更是相去懸殊,為什麼他們的記載如此的一致?難道他們都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並且聯起手愚弄20世紀的胡適和他的“弟子”們?這種認識恐怕有違一般的常識常理,以至於讓頭腦正常的人有點“匪夷所思”!

至於說到“脂批”內容的優劣,是否可以引用,我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謂才力各有分限,尺寸不可強求。二是不能“輿論一致”。每一個讀者、研究者知識素養有高低之分,興趣偏好不同,感覺和認識事物的能力也不可能“齊步走”。但是,他們都有權利、有自由來選擇自己所認同、所喜歡的東西。古語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如今,找不到一份“紅標頭檔案”上寫著:凡研究《紅樓夢》者必須承認“脂評”、必須“引用”脂評。也沒有什麼人撰文著書說“只准許說脂評好,而不能說低劣”。事實上,從打脂評本發現之後,說好者有之,說劣者也有之,大家平等。這如同每個人寫文章要引用某個人的文字一樣——“隨你的便”。因為這是學術,學術是自由的、平等的,誰也不能強迫他人接受或者放棄!

所謂“脂評”抄本,一是指《紅樓夢》早期流傳的載體形式是手抄的,而不是活字擺印本;二是這些抄本都附有數量不同的“批語”,其中署名最多者叫“脂硯齋”,因而習慣上統稱為“脂評”。這些抄本的抄錄年代和批語作者的生存年代和批語的內容優劣,情形很複雜。每一個本子都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