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非典型好萊塢生活,東北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麗貝卡繼續往購物車裡扔食物,這次是中筋麵粉,南希天就回來了,可以讓她給自己包那個好吃的餃子,中國真是個神奇的國度,好多好吃的,自從跟阿瑟去過一趟之後,就再也忘不了了。
“我知道,伊萬·麥克格雷格。但是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莉莉安會選擇他,他甚至沒有一部正式的電影,連電視劇都是一些打醬油的角色。”
她很確定莉莉安不是穿越的,應該是得到了某些穿越而來的碎片,她完全符合這個時代的風格和眼光,行為也帶著這個年代特有的烙印,除了對吸血鬼題材的偏執和對一些電影的敏感性,再沒別的了。
所以她一直都很好奇莉莉安是根據什麼來選擇《夜訪吸血鬼》的演員的。
基本上這部片子在吸血鬼類的片子裡是無可超越的經典,就連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的阿曼德,刨去原著的既定印象也是可圈可點的,更不用說作為兩位主演的湯姆·克魯斯和布拉德·皮特了。
前者是真的靠著這部影片完全摘掉了乳臭派的帽子,正式轉職為實力派,並且在炒掉派特·金絲莉和派拉蒙之前一直混得風生水起,後者更不用說了,如果一定要說從這部電影得到最大好處的人,那麼非布拉德·皮特莫屬了。
從一個演小眾文藝電影的新晉演員一躍成為國民偶像,皮特的地位一下子就不一樣了。憑藉著這部片子他開啟了商業片的大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是踩著湯姆·克魯斯上位的。
而她現在的角色,克勞迪婭,為克爾斯滕·鄧斯特奠定了演技派的基礎,即使她演了蜘蛛俠的女朋友瑪麗簡,一個只需要美美的尖叫的花瓶,也沒有磨滅她演技派的光環,很多和她同齡的女星都被稱作花瓶,唯有這位起點太高,從來沒有人認為她是花瓶。
九十年代,有三個蘿莉開啟了星光大道,一位是靠著《鋼琴課》封妃的安娜·帕奎拉,也就是《x戰警》裡的小淘氣,一位是憑藉著《殺手萊昂》表現出驚人天賦的娜塔莉·波特曼,最後一個就是克爾斯滕·鄧斯特,可以說《夜訪吸血鬼》是最大的功臣。
這也是她為什麼確定莉莉安不是穿越者的一個佐證,這部片子太過經典,依據莉莉安對吸血鬼題材的狂熱,她是不會輕易更改片子的,當年的《吸血驚情四百年》就什麼都沒有改動。
那麼,莉莉安選角的根據是什麼呢?
“這個莉莉安曾經和我提過,導演和製片人提了一堆候選名單,有名氣的就不說了,布拉德·皮特和裘德·洛這些大帥哥都被否決了,沒名氣的莉莉安也找了他們的電影來看,她還抽空跑了一趟倫敦,就為了看這位麥克格雷格先生的演出,她把整個試鏡的男演員片段都看完了,最後他們在瑞凡·菲尼克斯和伊萬·麥克格雷格兩個人舉棋不定,但是最後顯然瑞凡·菲尼克斯的小困擾讓他失去了這個角色。根據莉莉安的說法是伊萬·麥克格雷格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和可塑性,他不像普遍的英國男演員的那種風度翩翩,一派儒雅的學院感,他更能放開自己而不是總是端著,和很多出身學院被訓練出的演技派相比,他的天賦更好,演技也渾然天成,他的內心就像路易一樣,是冰山下的火種。”
麗貝卡讚歎著伊萬·麥克格雷格,“老實說,如果不是早知道他是英國人,我一定會認為他是個美國人,他身上沒有英國人那種一本正經的皮,反而帶著一股西部牛仔的放縱感,而且他確實很帥,只有這點像英國人,帥得太精緻了。”
麗貝卡說的其實是普遍的一種看法,能在好萊塢混得風生水起的英國人從來不是那些一副精英範兒的英國紳士,而是更多的偏向美國人的牛仔範兒的英國人。
舉兩個例子,丹尼爾·戴·劉易斯和科林·費斯,這兩個人都獲得了不止一次奧斯卡獎,但是好萊塢依然對他們冷淡。除非是文藝片的死忠,否則這二位在美國的票房號召力遠遠不如本土的明星,美國人民談起他們的時候更多的印象是,哦,那兩個奧斯卡影帝。
然後就沒了,你讓他們說出這兩個人的獲獎影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不知道,而本土的明星,譬如說布魯斯·威利斯,這位奧斯卡絕緣體,票房號召力遠遠超出了前面的兩個影帝。
從在好萊塢混的風生水起的英國男演員來看,紳士範兒在這裡確實不怎麼吃香,又不是每個人都喜歡007,就算是喜歡看007的觀眾關注的也大多是電影裡面的香車美女,更何況後來的007不也變成了肌肉男的硬漢了嗎?
而好萊塢對伊萬·麥克格雷格的偏愛不是一兩天了,即使商業大片裡其他人被詬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