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0章、援朝官員,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時的漢陽被改為漢城。

開城與漢城同屬京畿道,相去已只有數十里。哪怕道路彎曲,也已經直逼心臟。

開城的大明宮,原是高麗王朝的行宮,也曾作為外國使節的住宿地。後來,又改稱成均館,是國子監培育人才之所在。

如今朝鮮王朝定都漢城,那裡也復建了一個成均館。而開城的這個大明宮,現在由龔用卿、宋良臣這些大明入朝文武做主了。

“咸鏡道叛軍不可不防!”龔用卿對宋良臣說道,“遼東邊軍入朝,陛下雖傳令建州女真不得助逆,他們卻不見得會聽!”

陸上最先搞定的是鴨綠江南平安道的尹元衡陣營邊軍。逃難風潮一起,幾座邊城周圍本就已經算得上“堅壁清野”了。而新明軍的火炮陣之威下,這些邊城的城牆、城門哪受得了這個?

再加上李以原先王子的身份親臨前線喊話招降,參與了圍殺王世子的主將雖然罪不容恕,可低層將官和普通兵卒哪願意跟著一起死?

對面可是正牌大明精兵!

這個套路在平安道北面勢如破竹,到了原先與尹任、王世子一道“護衛正統”的平安道南部平壤一帶才遇到第一個硬茬子。

駐守平壤的,自是尹元衡最親密的合作伙伴,更是當初破城毒殺尹任和王世子的執行者。他們是核心敵手,招降之後能信任?李要報家仇也不可能放過他們,這一仗倒是打了場真正的攻城戰。

為了活命,守軍也確實賣力。無奈剛剛被他們攻破不久的平壤還來不及多修復一些防禦工事,大明的火器更與他們的冷兵器不是同一水平的。

破城之後,李就被留在了那裡。

殺那些叛軍的事,自然交給他和之前已經投降的人。

宋良臣除了留下一支千人精兵以平壤為中心保持南北糧道通暢、看住已降的將卒和李,而後便是直撲開城。

京畿道與平安道之間的黃海道,在已經很清楚北面戰力對比的情況下是望風而降。或者說,精銳早就被調集到京畿道,“保衛漢城”了。

宋良臣嘆了一口氣:“就算朝廷委派的官員入了朝,如今言語不通,身後平安、黃海兩道諸城可不好穩住。就算咸鏡道還有隱憂,眼下也該是速戰速決先破了漢城、擒住元兇、鼎定大局。一鼓作氣!只待陽武侯到了仁川,就兩路並進!”

“東瀛伯還在慶尚道吧?若尹元衡東逃江原道……”

宋良臣毫不在意:“只要大軍進了漢城,大事便已定!接下來,無非是改旗易幟招撫地方!龔侍郎,戰局交給我,你還是重回平壤主持大局吧。斷案、農事、民政,最好是讓平安、黃海兩道朝鮮百姓都稱頌大明功德,這樣一來後面的事會好辦得多。”

龔用卿也知道後面的事才更重要,他充滿期待地準備回平壤了。

以上國官員、大明欽使的身份去爭取的,不只有民心,還有如今朝鮮西北方向兩道惶惶不安的文武、士紳、大戶。

哪些人要團結過來、作為自己以後施政朝鮮的班底,哪些人要被犧牲、用來爭取民心,在這段特殊的時間幾乎都將由他來決定。

現在,漢城景福宮內,尹元衡的心頭有極大的恐懼,還有惶然。

在順利的時候,權勢會矇蔽他這樣其實沒什麼真本事的人的眼,以為盡在掌握。

大明對朝鮮王儲之爭多年的放任、不願插手的做派突然大改,反應的速度出乎尹元衡的意料之外。

一共也沒幾個月時間啊!

在這樣的時代,許多大事的發展哪個不是以年為單位?

私心裡,他認為自己數月間就穩住了大形勢已經足夠成功了。雖然中間多了尹任早有防備的波折,但既然成功消滅了他們,接下來就只是收買內部、再向上國“奏明請封”罷了。

難道文定王后是假王后、新王不是舊王親子?

昔年燕山君在時,李懌“反正”,不是同樣有諸多內情、實屬勳舊派政變?

現在明軍已經到了開城,尹元衡和文定王后都束手無策。

“早就說過了,不僅王世子,其他庶子也都是隱患!”文定王后抱著她仍舊年幼的兒子,面容有些扭曲,“那小畜生殺了哥哥,還竟敢引明軍來弒弟奪位!”

“已經都來了!”尹元衡很煩躁,在大殿裡走來走去,目光又盯向其他低著頭的朝臣。

他知道現在更大的兇險在漢城之內。

上國大軍勢如破竹,壓境而來,有王子引路,以剿逆為旗號,這些人知道多半已是敗局,又會不會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