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8章、獻土稱臣,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鮮王儲相爭危局,多年來竟不能為朝鮮百姓立寸功。每念及此,只悔為宗室之後。若出身民間,或仍能有所作為,不負陛下厚望。”

朱厚熜看著他,沉默了一陣之後才道:“來給朕拜年,另外想說的是什麼不妨明言吧。”

這傢伙始終強調他王庶子的身份,又點明朝鮮王室早於百姓離心,再說出身民間可能有所作為的話,朱厚熜也大概猜到他想說什麼了。

出身能改嗎?除非朝鮮王室就此不存在了。

他自然不會是求死,不過……話還是得他自己說才行。

李咬了咬牙,先三跪九叩行了個大禮,而後才斷然說道:“如今朝鮮奸賊橫行,外戚擅權,勳舊無能,武將割據。世子雖仍在,然罪臣素知吾弟心性。聰穎仁善固然名副其實,謀略勇決卻著實欠缺。當此之時,哪怕能借尹任力挽狂瀾,又必將背上弒母弒弟之罪名,仍不改權奸秉政之實。朝鮮永無寧日,則百姓何辜?”

朱厚熜心裡笑了起來,臉上卻很凝重:“朕昔年就欣賞你,究竟是沒看錯。伱這分析,確實極有道理。”

其實李比朱厚熜也小不了幾歲,如今也是三十二歲的人了。

現在朝鮮王世子和他的親舅舅尹任繫結,文定王后的親兒子是嫡次子、仗著另一個親國舅尹元衡搞出了弒主的事,兩邊是再沒有餘地了。

文定王后成功那自不必說,幼子繼位,垂簾聽政,國舅攝政,還要頂著弒主、易儲的壓力穩住朝鮮,談何容易?

尹任成功了,這方面的壓力就會小得多,畢竟他親外甥本就是多年王世子。可難道能留下禍根?這王世子又是自出生後不久就由文定王后名下養大的,雖非親母,弟弟是親弟弟吧?

而同樣,小尹兄弟已經勢大多年。大勢清洗之後,王世子又怎麼可能不依賴尹任?尹任提拔的新人,自然又將更加穩固他的地位。

不論怎麼樣,如果說以前還只是朝鮮朝堂之上爭權奪利,今後這些年如果沒有意外,朝野混亂一代人是絕對的了。

李不是說了嗎?他那個弟弟欠缺謀略勇決。聰穎和缺謀略就很矛盾,仁善說不好聽一點,連起來看就是懦弱。

“縱然吾弟僥倖生還,亦難解此局;小尹姐弟弒主謀反,罪臣為人子,豈能與之兩立?尹元老雖出使上國,多年來也夥同親妹、親弟把持王政,實為罪臣仇敵!今朝鮮危難,罪臣竊以為實屬多年來民心已失、王運衰竭。罪臣兄弟別無所求,惟盼陛下揮師剿逆,讓罪臣兄弟得保家廟。”

“家廟?”朱厚熜耐人尋味地確認了一下。

李一臉嚴肅:“上負陛下之託,下遺百姓禍亂,豈能厚顏仍以宗廟自居?請先斬尹元老,罪臣必力勸吾弟,獻田土名冊,甘為大明之臣。與其貪戀權位,僥倖安定內政得與上國建交,莫如陛下從速平定內亂。既不誤討倭大計,亦是朝鮮萬民之福。上國文教昌盛,賢臣滿朝。朝鮮本為中國舊土,多年來又以小中華為傲。如今局勢,能為大明在籍之民,豈非臣等之幸?”

他前面一直是自稱罪臣,說到最後,終於是去掉了罪字。

朱厚熜深深地看著他。

這確實說得夠明白了。

李區區一個庶子,自然是不能自己做主的。他排行老二,王世子排行老四。而現在那邊還在打仗,李懌那麼多兒子能活下幾個尚不知曉。就算老四李峼作為文定王后姐弟倆的眼中釘能活下來,李表的態是勸他別繼位,直接獻土稱臣。

他能這麼做?尹任能答應?

最好的情況,只怕是李峼人也沒了。這樣一來,嫡次子屬於生母親舅弒其父奪的位,大明不承認是名正言順的。而除此之外,就都是庶子了。庶子之中,老大福城君李嵋又已經在十年前被害死,剩下就是李居長了。

要不然朱厚熜之前怎麼說他有不小的機會呢?

現如今李無非換了個念想:若他能做主,不再想做朝鮮的王,而是做大明的臣。

王室宗廟,自此只是臣子家廟。

還不是因為畏懼大明可能一舉直接掃平朝鮮?那樣的話,現在主動點仍不失作為牌坊凝聚朝鮮士林民心的功能,不會被當做誤國害民的昏庸王室的一員清理掉。

朱厚熜搖了搖頭道:“究竟是不是小尹兄弟並文定王后一同弒主奪權,尚無實證。”

李連連磕頭:“陛下,朝鮮百姓何辜?待到能查明實證,不知要經幾年戰亂!而如今輾轉訊息,世子已出逃。若家父未曾遭禍,是病重而去,眼下該是吾弟正繼位之時。小尹兄弟勢大多年,吾弟必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