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3章、人見人愛嚴世蕃,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實已經是這方面的專家了,認識相當到位。

他知道陝西、山西的問題嚴重,但是平日裡事情多,倒沒有全面深入地考慮相關問題。

讓孫元去種樹只能說明他有意識、有重視,但忽略了目前這個時代朝廷決策對民間的影響:這麼多的工程,必須有穩定的木材供應地。

而一旦什麼地方成為了木材供應地,就自然而然會形成相關產業興盛的基礎。民間也有用木需求,不管是從成本考慮,還是一條線上的便利考慮,民間尋找這些大木材,也會選擇那些供應地,從而加劇源產地的木材消耗,最終造成更快速度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

這個規律,已經從歷史上木材供應地的不斷轉移得到了驗證。先是關中,再是隴西,而後湖廣四川。

“海運……”

劉天和建議的地方里,在大明實土的只有一個福建,大概是因為……如果不蔓延到江西,福建那邊禿了就禿了,不會影響到長江水系?

不……他只提到了一個地方,那麼其實就是建議只從海外運木材回來。

湖廣四川不行,雲南、貴州都要先經陸路,成本同樣不低,還不如海運的規模大、成本低。

而如果是海運……他想從葡萄牙即將賠的一千萬兩白銀裡多分一點。

銀子從西邊運過來,倒不如先順路從南洋換些大明需要的貨物回來。南洋的木材供南方造艦,朝鮮和遼東的木材供北邊河套、宣寧和京城的工程?

朱厚熜看向了劉天和:“戶部、大明銀行、寶源局,都需要大量的銀子。既是俸銀所需,也是新錢所需。”

“臣僅直言其事,陛下聖裁!“

劉天和也不廢話。

各有各的需要。

朱厚熜嘆了一口氣,哪怕額外多了一大筆銀子,也是捉襟見肘。

沒辦法,確實是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處處都需要用錢。

銀子,銀子……

朱厚熜看了一眼趙俊。

沉吟半晌之後,他對黃錦說道:“宣一下劉龍、餘承業。”

一個就在承天門外,另一個更是在宮裡,兩人很快就到來。

朱厚熜先問劉龍:“日本那邊,這次還是沒有音訊,有派棋手來參賽的?”

劉龍謹慎地回答:“回陛下,還沒有得到訊息。絕貢之後,往來斷絕。朝鮮的龔用卿那邊,浙江那邊與日本有往來的海商,都說日本那邊今年更亂,恐怕是顧不上這些。”

“哦?那邊今年有什麼新鮮事?”朱厚熜來了興趣。

“也是最近才有些傳聞,已經是去年底、今年正月裡的事了。”

劉龍這才向皇帝彙報起來。

日本這個國度,如今是把疆土分為大小六十六國的,除近畿五國外,則是東海道十五國,南海道六國,西海道十國,北陸道七國,再加東山道、山陰道和山陽道各八國。

將來史稱所謂的戰國時代,就是因為他們從行政區域劃分上以之稱國,這是他們的分國封建體系。

離大明更近的,是近畿以西的西海道、山陽道、山陰道。和大明打交道更多的,此前也是在這一帶勢力雄厚的大內氏,假借了日本已經勢微的室町幕府足利氏之名來朝貢。

“……如臣所奏,那尼子氏已據有山陰、山陽十一國。然不知為何,此前那尼子氏第三子反叛,元氣大傷。本已據有七國的大內氏被大明絕了貢,其時首領五年前已過世,他兒子如今雄心勃勃,既向西海道開拓,又趁那尼子氏內憂外患策反了尼子氏的一員重將毛利氏。今年正月,那毛利氏已聯合尼子氏另外幾員重將自立門戶,因而那邊如今正鬧得不可開交。”

朱厚熜點了點頭。

毛利氏?是毛利元就嗎?

他本來所知不多,但這麼多年用心了一點透過默許的民間海商主動過去接觸收集到的一點點資訊,還是知道了一些。

更靠近大明的日本西南部分,兩大勢力對峙已久,如今終於要開始崛起第三股勢力了。毛利元就這個名字他既然聽到了而且隱約有印象,那便必定是這個時期日本更傑出的一個人物。但成王敗寇,朱厚熜有直接印象的,則是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兩個人物。現在還沒聽說有這兩個人,那是還沒出生,又或者太年幼?

朱厚熜也不管這些,反正他只知道石見銀山在那裡。

缺銀子就找銀子嘛。

“鬧得不可開交更好。”朱厚熜看向了趙俊,“海上長城公司已經設立了起來,你也調一些有海戰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