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9章、用心良苦,弄巧成拙,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資格指使仁壽宮太監的,自然是後宮中有分量的人。

除開黃錦這些大太監外,最有可能的自然就是妃嬪們。

於是兩份資料佐證起來,顯眼的就只有四人:原先服侍蔣太后的文靜儀,從小就服侍孫茗、隨她進宮後作為坤寧宮女官之首的章巧梅,太子東宮端本宮的掌事太監殷芳,還有端嬪所在的永安宮掌事太監田育。

朱厚熜看向了黃錦:“殷芳是你乾兒子,朕讓他去東宮,你有沒有先問問他?”

黃錦磕著頭:“仁壽宮每年誕辰,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依例要遣人去一趟的。去年,奴婢也代陛下去過。”

這就是文靜儀、章巧梅、殷芳出現在仁壽宮的原因。

“田育呢?”

“與仁壽宮掌事太監王和素不相識。王和是孝廟在時便入宮了,田育卻是陛下御極後才入宮的。”

朱厚熜看著記錄說道:“但他們兩人卻先後在御用監、在惜薪司、在浣衣局遇到過三次?昨天,還在神宮監碰到了,一起領香燈?”

仁壽宮裡據稱常年禮佛誦經,向來多用香燈。端嬪那邊,也是為皇后禮佛嗎?

黃錦只說道:“請陛下聖裁,奴婢下一步怎麼查?”

朱厚熜沒說話。

仁壽宮已經是宮裡的重點提防物件,雖然只是秘而不宣地暗查,很快也能得到這樣的初步線索。

但是端嬪?

就算他父親是如今擔任民政部尚書的曹察、今年大有希望進入國務殿,這皇后之位輪得到她?

這端嬪前後一共為朱厚熜誕下了三個女兒,命中難以誕下子嗣一般。

朱厚熜順著這個線索想了一想,忽然臉色就更加難看了。

“那田育在宮裡人緣如何?”

黃錦趕緊回答:“以和氣著稱,人緣很好,與十二監四司八局及各宮掌事都處得不錯。”

“和哪幾個關係最好?”

“那倒沒有,也只是逢人便笑臉相迎。”黃錦答完這一句,頭低了低。

朱厚熜的眼神寒了寒:“還知道什麼就說,不要朕問了才答。”

“……陛下恕罪。”黃錦磕了磕頭,“那田育……得端嬪恩典,和永安宮女官童瑞英結了菜戶,宮裡素有兩人情深恩愛讚譽。那童瑞英頗知岐黃之術,一向得端嬪重用。這些年永安宮裡三位公主偶有微恙,她是出了不少力的。最近這五六年……童瑞英多有與誕下皇子的各宮女官來往。端嬪盼有一子,遣其詢問食方,這倒也是尋常事……”

本來很尋常,但現在就不尋常了。

但目前都只是猜測,朱厚熜和黃錦兩人也不能因為這些交集、因為端嬪一直求子心切就覺得她是嫌疑人。

關鍵問題是,皇明的英明後宮誰人不知?指使這件事,一查便知。如果查到了是端嬪主使,她還能有什麼指望?既沒有誕下子嗣,又惡了皇帝。

除非這件事有妥善的後續處置手段,有讓朱厚熜很難拒絕的方案。

而那個仁壽宮的王和……既然敢來告發,恐怕就算面對朱厚熜本人也不會鬆口。

朱厚熜有些疲憊地閉上了眼睛:“朕記得,賢妃、淑妃宮裡掌事的,都是老人吧?與王和的交情怎麼樣?”

“……陛下明察秋毫,本來都是王和的乾兒子。昔年王和在安嬪宮裡辦事不力,安嬪不幸後,王和也是得了他們求情,最後才只發落到仁壽宮。”

“先去告訴陸炳,讓他查一查王和。家裡人、族中人,近來有什麼交際吧……朕要想一想再做決斷。”

安嬪難產,一半是因為身體的問題,也有一小半是當時掌事的王和喝了點小酒、通知御醫們慢了。雖然很可能及時通知也改變不了最終結果,但當時第一次面對自己妃嬪難產、一屍兩命的朱厚熜,還是不免要處置王和。

能被派去做一宮掌事,王和本身肯定是得到認可、或者說得到宮裡大太監們認可的。弘治朝就入了宮的他,連兩個乾兒子都能分別被安排到賢妃和淑妃宮裡,他本人若非很不錯,如何能去安嬪宮裡伺候?

當時年紀也大了,有人幫著求情,朱厚熜平復了心情後,就只是讓他去了仁壽宮。

在後宮裡,任何處置,太監或者宮女,時間長了,在合適的時候,就會結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果。

但這件事,很明顯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王和的兩個乾兒子分別在賢妃和淑妃宮裡。

他為什麼要害兩個乾兒子?難道覺得他們昔年為他求情,適得其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