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5章、何不食米?,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忠和對琉球百姓的關心。

可惜金掌櫃說道:“能不能在琉球長得好,我卻不懂。我金記珍糧,也沒有出售種子的資格。貴使也看見了,鄙店售賣的,都是用許多莊稼新試製的各種精糧。按我家老爺的說法,陛下稱之為再加工。如今糧種之事,都是新設的農業部在掌管。貴使有心,此次可奏請陛下。若是陛下允了,自有農業部來辦理。”

“多謝!”毛龍吟作了個長揖,“但金掌櫃必定知道這些好糧種習性,還請指教……”

毛龍吟覺得今天大有收穫。

不論大明徵討日本之後對琉球將會有什麼影響,但琉球那裡依靠海貿獲利的形勢已經在變。

現如今,確實只有權貴才吃得起米,因為賺得到錢,能買。

而琉球的尋常百姓,只能想方設法,或捕魚,或靠著不高的收成活命,或採摘那邊易活的蘇鐵果等一些野果。

在那大同館,他知道了什麼叫大同。而諸國宣交使訪查政風民生回報大明天子,想來大明皇帝也是盼著看到諸藩官員為百姓而操勞的。

能做到藩國重臣的位置,他不是沒有做過最壞的猜想。

但不管怎麼樣,藩國還是需要有人治理吧?

今天,琉球國繼承人“何不食米”的言論,毛龍吟說了一句“見笑”,只怕後面也會傳開的。

實際也確實如此,當天夜裡,嚴嵩就得到了禮交部那邊匯總來的訊息。

今年諸藩使臣匯聚京城,大明君臣是有大事要辦的。

皇帝那邊自然有人手在做事,而禮交部作為直接辦這件事的衙門,諸藩使臣及隨員既然已經有人抵京了,那麼他們的動向自然是要關注的。

外鬆內緊,哪怕表面上的遣官員陪同,今年也沒有了。

為的,就是讓他們先在京城自由活動。

若有人惹出了事,那隻會給大明更多籌碼。

若有人不甘寂寞、四處活動,那也能窺見一些他們的想法。

琉球使團的行止在嚴嵩這裡根本排不上號,他現下更關注的是吐蕃使團。

同樣,宮裡的朱厚熜也收到了錦衣衛和內察事廠的日常奏報。

看完之後,朱厚熜只是冷笑了一聲:“蠢材還是這麼多。滿速兒重建察合臺,俺答在汗庭之下推行黃教,這些人是仍舊不知道這些訊息嗎?聽聞吐蕃高僧到訪,就忙不迭地請入府中?”

陸炳在一旁屏氣不語。

自從吐蕃和俺答攪在一起後,皇帝對藏僧多了關注,陸炳自然也要在這些方面做功夫。

實際上,藏僧在大明甚至京城一直就很活躍,頗有一種外來和尚好唸經的感覺。

據說宣宗時期,滯留在京城的藏僧因為過多,當時請歸的藏僧就多達千餘。可是這些藏僧,來往的權貴官員實在多,其實一直是無法避免的。再加上大明和吐蕃明面上已經安穩了一百多年的關係,在大明實土範圍內活動的藏僧究竟總共有多少,誰也沒個準確數字。

遠的不說,正德皇帝就跟藏僧也有密切往來。

這一回,吐蕃遣使抵京,又來了數位高僧。

既然沒有對他們的行止做出更嚴格明確的約束,他們自然開始用各種手法,或者被延請,或者主動拜訪,抓住有些權貴人家府上老人患病了等各種機會開展了活動。

朱厚熜看完了名單,隨後就對陸炳說道:“文官且先不管,你替朕去名單上的這些勳戚家裡走一趟,代朕關心一下他們。問一問,什麼難處不好辦,要請僧道做法渡劫?”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