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2章、公敵倭患聲討宴,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實際的宗藩關係大勢下先熬過去。這裡面,自然既要有榜樣,又要有反面典型。
死道友不死貧道,日本為禍大明,如今都不被允許正式遣使大明瞭,此刻當然要齊聲聲討日本為禍四鄰。
朱厚熜看著尚元:“你是尚清嫡子,如今尚清下落不明,琉球之事還是要有人拿個主意。若要根除倭患,琉球也要出力。應該說,大明、朝鮮、琉球受其禍最重,都該出力。征討日本,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蒙元二度折戟,太祖定下日本不徵之國,皆因難處。如今雖然時過境遷,征討日本需周全計議。將來如何保證日本不再重蹈覆轍,也很重要。”
尚元支支吾吾,只能看向毛龍吟。
他一個小孩子,又能有什麼見識?
但是諸藩使臣同樣知道,現在這個大明皇帝初登帝位時,比他也大不了幾歲。
面對大明天子直接的暗示,尚元的反應只顯得他能力欠缺,有點“望之不似人君”的意思。
毛龍吟心中沉重。
他作為琉球使臣,如今琉球遭難,他於禮需要先完成出使任務,於實際處也需要從大明這裡求援。
要不然,難道帶著王世子就這麼回去琉球,招募義勇自行復國?
可目前的情況則是琉球王室及君臣生死未卜,音訊來往不便,只知王女逃得一劫。
沒有足夠分量的身份與大明商談後事,怎麼計議征討日本、助琉球復國?
毛龍吟跪了出來:“皇帝陛下,直王子本為王儲。當此非常之時,外臣斗膽請陛下降恩旨,準直王子暫攝琉球諸事,主持驅逐倭虜、為上國王師之翼征討日本之大事!”
朱厚熜嘆道:“確是非常之時。只是這次朕本有意訂立公約,大明冊封藩國與否,卻不能如過去一般只從諸藩所請了。眼下只是商議根除倭患大計,倒不能就此為琉球埋下父子大位權柄隱憂。毛將軍,你為使臣,就由你來從權計議,待訂立公約後與朝鮮使臣一同與大明商議吧。”
這番話,聽得不少人微微低了低頭。
琉球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大明皇帝還不能直接給他們的王儲一個許諾。
如果後面琉球那邊的倭寇被趕走,琉球王國還會存在嗎?
現在,大明反倒像是在支援毛龍吟這個臣子先掌權。但如今的情形下,琉球這個王儲還只是個孩子,表面上讓毛龍吟來代表琉球也十分正常,說不上什麼。
不管如何,在這場賜宴上,大明皇帝倒是公開表達了征討日本的意願。
既然如此,諸藩國倒不過分擔心了:大明雖強,但那日本也不是好拿捏的軟柿子。
蒙元昔年不也強得離譜?兩度遠征日本都沒收穫實際成果。
而日本那旮沓上,聽說各路諸侯已經廝殺了大幾十年。誰家麾下沒有百戰精兵、兇悍不已?
強大的大明既然選擇了日本作為這一次第一個動手的物件,必然是要分出不少精力的。
另一方面,漠北的強敵仍在。
總不能這種時候,大明還要幾條線同時作戰吧?
只要熬過了這幾年,大明也必定要面對征討日本的善後問題。勝了,要先好好經營東洋秩序;征討不順利,那就更好,大明沒精力管他們了。
面對如今這位大明天子,弱小的藩國只能選擇熬下去。
熬下去,就有希望。
他也快四十歲了,越老精力越不濟,越可能突然就撒手人寰。
於是大家齊聲表示:我們支援大明根除倭患,還大明宗藩一個安寧!
反正他們只用出吆喝。
這幾天,作為某身份要履職,要參加其中某會,補更計劃已開始,大家不急。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