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章、草原版本大更新,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璧和陳九疇他們對此也無異議,只要不是冒然想去端掉北虜的老巢、緩緩推進一次,那是沒什麼問題的。

而這也算是陽謀,以後,就只用春夏時做出點動作,讓韃子都沒法安心在水草更肥美的南面草場休養生息便行。

從長計議的話,必須解決大明騎兵不夠多、不夠精銳的問題。

怎麼來解決?

群牧監,朵顏三部,還有即將到來的袞必裡克。

但朱厚熜清楚,還要有一個擅長率領騎兵作戰的將領。

“百戶?”郭勳意外地看著皇帝,“陛下,這馬芳所說屬實與否,還要辨明……”

“該去訪查的,就去訪查,不耽誤。”朱厚熜意味深長地看著他,“你一邊看著,一邊用著,讓他在三千營的騎兵裡先效命,這點小事你能辦好吧?俺答都能封他一個百戶,朕也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臣明白了。”

朱厚熜決定還是集結主力去俺答汗庭走一遭,既是北征大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是要給一點馬芳脫穎而出的機會。

從蒙古南投,他必須有機會證明自己。這樣,朱厚熜才能給他儘量高一些的,讓他成為未來駐守於這一帶的一員勇將。

至於嚴春生……他風頭太勁了,只能再另做安排,或者留待將來真正有機會決戰北虜時再用。

馬芳就這麼開始了他在大明從軍的生涯,可以說,這個已經比另一個故事中的他好多了,冒頭的時間也早多了。

郭勳漸漸回味過來,這馬芳只怕就是自己的機緣。

讓皇帝另眼相看的人物,從來沒有簡單的。

在考較了一番馬芳的騎射本領之後,郭勳更加相信了這一點——想在明軍中立足,以百戶身份領一小隊騎兵,馬芳也必須獲得同袍的認同。

這都是北征大營裡的小插曲了。

北征大營裡現在既等待著二月的開拔,也期待著月底即將到來的獻俘大典。

那既是這次御駕親征功勞的誇耀,也是北征大軍繼續北進的誓師。

張璧這個領禮交部事的國務大臣主持籌辦著一切,朵顏三部的族長也必須悉數到來。

朱厚熜卻在行殿中審閱著張孚敬他們從京城呈送過來的方略。

河套重回大明懷抱,宣大、以北的大片土地被收復,套虜的俘虜還有朵顏三部,都必須得到妥善的安排。

按張孚敬和夏言的建議,大同宜重新納入山西省的範圍,從此從邊區的體系中退出。

黃河以南的河套河套區域與寧夏、甘肅,還有被袞必裡克收縮回兵力了的青海,現在得重新考慮了。國務殿和軍務會議的建議,甘肅、青海改為青甘邊區,而寧夏及黃河北的後套、前套,則改為河套邊區,黃河以南的河套歸由陝西省管轄。

至於宣府及張北、涼城、官廳、砂井、開平、應昌這一大塊區域,則是新的前線,可設宣寧邊區,薊州防線北移應昌一帶。

與此相關,那就是朵顏三部的處置問題了。

軍務會議的意思,應昌北的原察哈爾駐牧地及宣寧邊區的牧場都可允他們放牧。但是,朵顏三部要改一改。仍舊放牧、設騎兵的,改為遊衛,直接受宣寧邊區節制。而留在原先大寧一帶的,則劃出三州之地,給他們一個世襲土官過渡。

朱厚熜現在考慮著這個問題。大明缺騎兵,朵顏三部其實有一些騎兵,但是戰力實在一般般。

現在嘛,就是讓他們願意安居樂業、享受富貴的,就暫時做個土官,羈縻在邊區。仍更願意放牧的,就在宣寧邊區內外放牧、遊走為三衛,但必須受大明調遣。

時間還不太長,朵顏三部還不可能都被大明同化,確實需要過渡。

只是這樣一來,遼東邊市就不是針對朵顏三部了,宣交使也如此。

這回是要朵顏三部直接成為大明的臣子。

最大的難題還是數目龐大的鄂爾多斯萬戶俘虜。

毫無疑問,是必須打散的。北京那邊呈送過來的建議,群牧監收納一部分,遷一部分到黃河以南。河套邊區管著一部分蓄養戰馬,還要把青壯都遷到宣寧邊區來,讓建設局、轉執行管著他們築堡、修路、應役。

還有一項大計劃,遷民實邊——剛好前些年清丈田土人丁,有太多大明百姓可以鼓勵他們到河套、宣寧了。

除了配套政策之外,最主要的是大明今非昔比,攻守易形,邊區可不一定那麼危險了。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在河套、宣寧邊區採取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