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2章、博格達徹辰汗,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後代。

朱載墌不禁望著前方朱厚熜如山一般挺立的背影:以父皇的英武,不能完全解決這個難題嗎?

朱厚熜只是表明一下態度而已,而後則還有繁瑣的祭祀流程。

後世子孫奉獻血食,這一次,已經入了廟的人,于謙自不必說,包括臨時被安置過來的楊廷和與楊一清神主,都享受到了這份恩榮。

此情此景,不少文武重臣都雙目含淚。

多少年了,大明都沒有這等足可獻捷太廟的功績。

而北虜,是貫穿整個大明朝的心腹大患。

眼下稱不上完全解決,但有了一個階段性的變化。上一次這樣的變化,是瓦剌被打散,蒙古人陷入韃靼與瓦剌的分裂。

那已經是百年前的事了。

此後也先崛起,瓦剌南侵,英宗北狩,此後草原上的再次分裂也不是大明的功勞,而是也先自己沒有黃金家族血脈稱汗之後帶來的內亂。

只有這一回,是大明堂堂正正地大勝北虜。

太廟這邊的獻捷大典之後,才是朱厚熜前往英傑殿的受降大典。

朱厚熜在兩側跪在碑林外的俘虜中間,再一次進入午門,回了家。

過了御道,從一旁登上了午門。

正中的英傑殿裡,是從開國至今,包括了楊廷和、楊一清、李瑾在內的文臣武將們的造像。

朱厚熜特別在楊廷和、楊一清、李瑾他們的畫像面前停了停腳步。

他們沒能看到這一天。

而後,他來到了殿外。

午門之上面對南方,護欄正中有一個小小外延的缺口平臺。歷來,午門外就常有大典,這裡專門為皇帝的寶座留了個位置。

現在,皇帝坐到了寶座上,兩側雁翅樓上大明三辰旗迎風招展,禁衛森嚴。

而受降大典開始,是張孚敬朗聲歷數北虜對大明的累累罪行。

成王敗寇,現在袞必裡克等一大票戰俘跪在下面。

朱厚熜俯瞰過去,京城的殿閣屋宇延伸向南方,他的視線並不在這些俘虜身上。

他做這一切,是為了讓這個方向所代表的大明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不受北面敵人的侵擾。

現在問題只解決了一小部分。

情感上,這些人,他都想殺掉,這是他們為他們對大明的戰爭罪行應該付出的代價。

但這個時代的觀念還不同,對待虜酋的態度,就是會影響異族普通百姓的想法。

何況,還有更多的北虜,得想辦法分化、擊潰。

“外臣有罪,衷心請降,願尊英武聖明之皇帝陛下為博格達徹辰汗,還請陛下寬恕外臣等人之罪,宣寬溫仁聖之名於草原,四海臣服,漢蒙一家,永結情誼。”

袞必裡克帶頭引起的聲音把朱厚熜的目光拉了回來。

博格達徹辰是他們商量出來的汗號,意思就是寬溫仁聖之意。朱厚熜並不知道,這是百多年後女真崛起建國時,同樣由蒙古人送給努爾哈赤兒子的汗號。

同樣有一種請求寬恕的馬屁之美。

異族是殺不完的,朱厚熜也做不來那種魔君。

皇帝就不能只有樸素情感,還要著眼大局與未來。

朱厚熜聽著下面的不斷請求,緩緩站了起來。

午門內外都安靜了下來,他平靜地開了口:“爾等對我大明所犯罪孽罄竹難書,今既請降,朕可加汗號。爾等族民,朕可大赦其罪。爾等皆為領主、頭目,既言臣服,何以言忠?”

“您是天上的太陽,我們諸部,將永遠忠於大明皇帝,為大明牧馬、征戰,只願偉大的博格達徹辰汗允許我們繼續在大明的草場上,如同溫順的牛羊一般活下去。”

“聽其言,觀其行。”朱厚熜點了點頭,“你們是有罪的一代,在朕殺死或擒獲仍與大明為敵的俺答及其餘諸部頭目之前,朕給伱們恩銜,卻無實權,也不會讓你們重新回去統領你們的族人。聽命於大明的一切安排,證明了你們的忠誠,朕則將賜你們的子孫回到草原,作為大明外藩的郡王、郡公,在大明邊區總督的節制下帶領族人牧馬放羊,永為大明外藩。”

這與之前說的有一點點不一樣,袞必裡克一時沒反應過來。

朱厚熜的聲音從上面遠遠地傳下來:“都聽明白了嗎?”

袞必裡克渾身一個激靈,趕緊把額頭碰到那冷冽的地磚上:“忠誠的草葉永遠感激您的恩情與光輝,遵從偉大的博格達徹辰汗的一切命令。”

隨後自是人人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