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5章、張居正帶來的誤會,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懋中的請罪奏疏雖然沒提到什麼“太子伴讀”的事,但費懋中卻表達了“文教尚未昌盛、臣當繼續努力”的態度,就差把他不該那麼輕浮、歌功媚上寫到了臉上。

而曹察則是說欣聞此事,才知新學推於湖廣,已結稚果,他為過去關心文教不夠而請罪。接著彙報一下湖廣秋糧事,然後稱湖廣百姓俱感陛下恩德,今年豐收,都在為陛下祝禱,惟願陛下萬壽無疆。

兩人的奏疏都是經過了通政使司的,他們都提到了那幼童入京一事,而後都請罪,這是為什麼?

難道新一代的孩子當中出了天才不好嗎?

難道皇帝召這孩子入京考較,表達對於文教的重視不好嗎?

兩個人這麼大的反應,自然是因為其他更敏感的原因。既然另有原因,以這些二三品大員的人脈圈子和為官素養,又豈會不和京裡京外的朋友通通氣,交流一下情況和意見?

朱厚熜不由得問了問徐階:“國務殿不是說這個月內把東宮諸官的人選呈上來嗎?收到了沒有?”

“回陛下,還沒有。”徐階果然如此回答。

朱厚熜看著他,沉默了片刻。

徐階心跳加速,努力剋制。

“伱是御書房首席,自有人拐彎抹角地問你。”朱厚熜收回目光淡淡地說,“要朕去問問錦衣衛和內廠那邊,你這幾日放值後見了哪些人?”

徐階頓時離開他陪坐的書案跪了下來,高拱和另一個御書房伴讀學士也有樣學樣。

“臣不知陛下意指何事,還請陛下明示。”

朱厚熜逐漸感受到他和嚴嵩的不同。

相比嚴嵩凡事絕對不需朱厚熜明示,徐階要更加不粘鍋。

朱厚熜確實沒有明著問,但這不是剛剛看完曹察和費懋中的奏疏嗎?

看著他們三人,朱厚熜緩緩開了口:“朕看了湖廣左參政的賀表後,也驚異於九歲幼童的文才,因而命他送入京來考較一番。若果真天資非凡,可點選為太子伴讀。這件事,京城裡已經有不少重臣知道了吧?你去文華殿催一催,東宮屬官的人選,快些呈上來。”

“臣領旨。”徐階說完之後仍沒起身,而後說道,“既是此事,臣可回稟陛下。這幾日,崇象國務、嚴尚書、楊尚書確實都問過臣此事,臣不曾在御書房聽陛下提起,更不敢妄自說過什麼。”

“朕這些天確實不曾提過此事,你說得也沒錯。”朱厚熜點了點頭,“如此一來,倒更加顯得朕是另有佈置,又或另有嚴令,這才讓眾臣毫不知情之下惴惴不安。也罷,你去文華殿那邊催一催,高拱,你去文教部叫嚴嵩來一下,朕問問御學之事。”

“臣領命。”高拱現在心裡也是很震駭的。

他不是首席,又只是嘉靖十一年的進士,還沒人找他打聽過這件事,所以他確實是剛剛才知道。

現在皇帝一方面讓國務殿儘快拿出東宮屬官的人選,另一方面又讓自己去喊嚴嵩。

徐階才是嚴嵩的門生啊!他既然要去國務殿一趟,為什麼不讓他乾脆一點再多走幾步路去文教部?

兩人都看得出來皇帝的臉色不是很好看,剛才那麼盯著徐階讓他主動回答些什麼,更是顯露出他其實有點發怒。

皇帝年紀漸長、功業非凡,現在威嚴越來越重。

而徐階擔任御書房首席的這段時間,御書房內的氣氛其實是相對凝重的。皇帝對徐階的態度,似乎總會帶上一些訓誡之意。

這一點,徐階聽嚴嵩講述他之前做御書房首席的經歷,倒也心理平衡了。據嚴嵩說,他那時也是這樣的。

可是張璧前兩天跟他閒聊起來,卻不是這樣啊。難道因為張璧和皇帝是老鄉?

徐階到了文華殿,不舉辦國務會議時,國務大臣們都在這裡辦公。

而徐階到了張孚敬面前時,只是鄭重無比地說道:“總輔,陛下催問東宮屬官人選,不知何時能呈上去?”

張孚敬看著徐階的表情,緩緩才開口:“請子升回告陛下,月內定然呈奏御前點選。”

徐階來這裡就是為了問這一句話,隨後便告辭回御書房。

張孚敬走出了他這個總理國務大臣辦公的正殿,站在了屋簷下望了望西北面。

過了一會他才開口:“請諸國務過來一趟。”

說完之後,他就在門口等著,眉頭皺在一起。

費宏的信他早就收到了,自然知道徐階那異常嚴肅的表情代表著什麼:陛下不高興。

莫非真如費宏所言,眼下太子尚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