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大朝會後的暗流,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毛澄眼前一黑。
誅心啊!
做得這麼絕。
把賞賜送到了府中,讓他這個已經是草民的人去簽收。
不忠不敬之人,皇帝不僅沒殺,迎立之功照賞。
興王府中拿到鎮紙時的期待憧憬,全都化為烏有。
不只如此,在朝堂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的毛澄哪裡會以為這就是最終結果呢?
他永不敘用了,族中子侄輩縱然有才華,在不糊名的縣試、院試這最初關卡,毛家子弟還可能考中嗎?
牆倒眾人推,這麼多年對他不滿的人,覬覦他毛家田宅產業的人,又會翻出什麼樣的由頭來逢迎上意?
天子殺人,從來都不能沾血,也不用沾血。
身為禮部尚書,從不能讓步的那一刻開始,毛澄就做好了死的準備。
罵出“昏君”,更是主動求死。
如果自己死了,楊廷和會永遠虧欠自己,因為自己是為了忠義死諫的,自己的死會成為楊廷和用士林輿論慢慢扳回局面的籌碼。
為了他楊廷和在士林間的聲名,他楊廷和也得竭力保住毛家的後人,不讓其他人寒心。
皇帝一定會得到他想要的,這些毛澄與楊廷和都清楚。
他得到之後,如果還要發瘋,那不是真的昏君是什麼?他不發瘋,不會牽連更廣;他發瘋了,毛澄終有沉冤得血之日,後人仍有機會。
可現在,楊廷和已經救了自己的命了啊!那還要怎樣?
那個皇帝……他不是年輕人嗎?他為什麼不發怒!!!
在楊廷和眼中,在皇帝眼中,他毛澄始終只是一個犧牲品和籌碼而已。
都用來收攏他們所需要的人心!
……
日上三竿之後,朝會已經結束了。
躲過一劫的梁儲和王瓊等人長舒一口氣,由衷覺得精明一點的天子對此刻的他們來說多麼寶貴。
而散朝之後,袁宗皋、嚴嵩、劉龍則成為了許多人恭賀的焦點。
袁宗皋滿面春風,嚴嵩卻很謙虛,劉龍則比較拘束。
這只是在午門之外、承天門之間的禮貌客套,誰都知道今天的京城會議論紛紛,暗流洶湧。
新君第一次朝會,禮部尚書及諸多言官,共計二十一位朝臣貶官為民永不敘用!不再追究大不敬之罪,背後究竟都有哪些妥協?
裁撤十二萬冒濫、重設三大營、千萬資財的分配、楊廷和推辭三公職位、新的禮部尚書……
需要朝臣們互相交流意見、確認局勢的話題太多了。
今天許多地方的生意會很好!
作為新任起居注官,嚴嵩先特地去拜會了自己的“恩師”楊廷和。
他只是做足了樣子,客套之後談的也是起居注館復設的公事。
另外,下月初二的經筵也需要做準備:陛下在朝會上還首肯了王瓊率九卿請奏的這件事,五月初二也沒多少天了。
所以其實他算是一同拜會閣臣們。
文淵閣中的大家都心事重重,楊廷和雖然強打著精神,但嚴嵩看得出他的疲憊。
離開文淵閣時,嚴嵩又多看了一眼蔣冕和毛紀。
梁儲今天還有一次插科打諢,但蔣冕與毛紀今天實在低調得異常。
等散值後回到了京中家裡,上個月剛過了生辰、虛歲九歲的嚴世蕃看著放鬆又開心的父親好奇地問:“爹,今天有什麼喜事?”
“今日的功課做完了?”嚴嵩摸了摸兒子的頭,看著傷了一隻眼睛的嚴世蕃心中憐惜,“慶兒,萬不可因為傷了眼睛就自暴自棄,將來爹一定會為你謀一條出路的!”
“……做完了。”嚴世蕃很聰明,從父親言語中的自信聽出了什麼,“爹莫非是升官了?”
“沒有,但比升官重要。”嚴嵩笑起來,“說了你也不懂,爹先出門一趟,回來再考較你的功課。”
嚴世蕃覺得自己懂一點。
明明是高中二甲第二的父親蹉跎到了現在,自小還沒過多少好日子卻在眼鏡傷了一隻之後的嚴世蕃,感受到了父親身上湧出來的活力。
聽父親說過,以自己現在的尊容,科舉正途很難走通了:到最後的關卡,以貌取人是存在的。
嚴世蕃已經感受過不少同齡小夥伴對自己的譏笑,所以他現在更用功地讀書。
是有用的。父親說他在等,現在不是等到了機會嗎?
嚴嵩專門先回家一趟,是要換上常服,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