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皇帝在查賬,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暫時還沒定下來什麼時候上朝,毛澄等人急忙想請楊廷和他們一起議一議。
六部堂官個個如坐針氈:雖然皇帝登基後查查家底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怎麼不是從文臣中欽定誰來查?
由太監幫皇帝查賬,這可不是什麼好訊號!
閣老們卻似乎真的更沉穩,派人傳話讓他們稍安勿躁。
“閣老們說,陛下查驗賬目也是好事。錢寧抄家抄出千萬家財,江彬家資雖然還封記未入,但數目不貲。陛下天資卓成,自有英斷。將我大明家底看分明瞭,也就明白哪些人不可信重。”
毛澄聽懂了閣臣們的意思:如果陛下避重就輕去找文臣們的麻煩,那可就說不過去了,畢竟錢寧江彬及其他奸宦佞臣的斑斑惡行在那裡。
但王瓊卻是臉色陰沉凝重:內閣準備利用皇帝查賬的結果,進一步透過錢寧、江彬案牽連某些人吧?
一同傳回來的還有陛下的回覆:二十七號開始視朝,讓禮部先把禮儀拿出來。
這讓毛澄更加確信陛下是懂禮儀的:喪期臨朝聽政,有特別的規矩。
到了午後毛澄把喪期聽政的禮儀送過去時,司禮監文書房又派了一大批太監到六科廊,將過去數年中各地的奏疏存檔挑走了不少,一箱箱地抬進了宮。
本想等到申時就散值離開的楊廷和等人站在了左順門,看著不遠處排成長列走過內金水橋的太監們。
回到文淵閣中,天子又令新任司禮監掌文書房事的張佐來傳話了:還有積壓的奏疏,都先送過去。這幾天先不批覆發還,二十七日朝會再議。
看向了堆積如山的奏疏後,毛紀古怪地開口道:“陛下意猶未盡,那就把過去這月餘積壓下來的其他奏疏一併送去?”
這是張太后為了避嫌或者說懶加無能,撂下一句“諸多大事等嗣君繼位後再處置”之後積壓下來的。
過去一個多月,楊廷和主要就是把選立當夜定了下來、有太后懿旨的幾件大事落實了。再後來沒有懿旨、沒有用印,有些事卻不能再僭越。
票擬是都給了,原本是想等到天子臨朝理政之後再都遞上去,請天子從急從重依次拿個主意。但鑑於這兩天的經歷,他們又怕皇帝就這麼全給駁回來讓他們再給新的票擬建議。
今天遞進去的幾封奏疏,他們都沒給意見,就是想看看天子對於諸多事務的處事態度。
結果現在,除了視朝的那封奏疏給了回信,其他都留中了,而且看奏疏看上癮了。
這也不知是喜是憂。
楊廷和想了想之後忽然說道:“只怕不只是單純看奏疏,是要與諸庫賬冊彼此印證。”
這段時間以來的奏疏,沒有皇帝在上面壓著,心裡想著接下來是新的少年天子,上奏之人那可都稱得上暢所欲言。
蔣冕和毛紀臉色一變:“陛下要查什麼,如此大動靜……”
楊廷和憂心忡忡:“無論如何,動靜這般大,陛下一人是查不過來的。”
“閣老,我等是不是就以這些積壓奏疏為由,去請見一下?”蔣冕建議道。
楊廷和卻緩緩搖了搖頭:“陛下如今對我等猜疑頗多,還是先靜觀其變吧。問心無愧,又何懼之有?”
“恐內臣再得勢耳!”毛紀也同意蔣冕的建議,甚至激將了一下,“閣老,何故畏疑而避事?”
這是怕哪個文官褲襠不乾淨被查了出來嗎?不,這是對天子重用宦官單獨查賬這個訊號的擔憂。
天子多疑也就罷了,楊廷和連過去探探情況都不敢嗎?
楊廷和看向了梁儲:“叔厚,你怎麼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