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功勞就這麼被搶了,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說地皺著眉回頭,“我們得知高克威要謀逆,是因為藩臺楊君林害怕與之同謀因而告發。如今情勢,穩住四川才是有功無過。旨意雖未到,錦衣衛和薛侯、本伯爵之間不可互相猜疑!”

陳寅看著他,隨後點了點頭:“卑職會如實呈奏。既如此,還請伯爺留下百人助我守住楊家,儘快帶著罪證回去向薛侯覆命。既已知道是按察使謀逆,布政使也有同謀之嫌,四川諸多偏遠衛所恐怕都需宣撫!”

郭瓚深深地看著陳寅。

話裡的意思,郭瓚想了一會才想明白。

四川諸多偏遠衛所,一要受到布政使司糧餉輸運的鉗制,二要受到按察使司在兵備方面的鉗制。如今自己只說了一句話,他就想明白了布政使楊君林應該也與高克威牽連頗深,不然這等大事,高克威怎麼敢和楊君林合謀?

如此一來,誰知道他們之前已經與哪些偏遠衛所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利益關係?

這陳寅不止勇武,還很聰明。

這時,陳寅卻又臉色變了變:“不對!既然高克威說了要來新都,眼前卻只有這二十多死士,恐怕是調虎離山金蟬脫殼。薛侯當是確認了他離了府城往北而來,若是要逃……”

郭瓚緊張地看著他,這種推理是郭瓚想不到的。

陳寅思索片刻就對郭瓚說道:“伯爺,你既已到新都,不管他是不是故佈疑陣偏偏真往北面逃,你都是來得最快的,麾下又都是騎兵。遣心腹回府城覆命,伯爺不如帶著麾下儘快往松潘衛的方向去追尋!”

“松潘衛?為何?”郭瓚覺得這無異於盲人摸象,西北方向那麼多地方,怎麼追尋?

陳寅斷然道:“謀逆之人,安敢留在大明腹地?西北松潘衛,西南行都司,諸多小族都賴大明以利宣慰,高克威去了這兩個方向,恐怕才當真有擁兵之心腹,即可憑山高水險固守,也方便退到藏地。”

郭瓚聽得連連點頭:“那我往什麼松潘衛方向,你算算時辰,去哪堵著最有勝算?”

“你們得知高克威是什麼時候離開府城的?離開時帶了多少人?有馬沒有?”

“有將近兩個時辰了,有近三十人,只是高克威自己乘了馬。”

陳寅皺了皺眉。

高克威在四川任按察使,多少人認識他?難道就分了二十四人到新都,自己只帶寥寥數人一路潛逃?

眼下想不了這麼多了,若要論速度,一馬而已……

“當是坐船!”陳寅說道,“伯爺先趕去灌縣附近,應該勝算最大。”

“好,事不宜遲,我這就去!”郭瓚重新萌生出希望,往那罪證那走了兩步才想起來,轉身抱拳,“還沒請教兄弟大名。”

陳寅微微笑道:“卑職陳寅,寅時的寅,與駱指揮和陸同知一樣出身潛邸。”

郭瓚眼睛一亮,咧嘴笑道:“多謝陳兄指點迷津,大恩不言謝,來日再聚!”

出身潛邸又有勇有謀,駱安之後,他陳寅的資歷可能還差一點,但將來未嘗不可能坐上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

郭瓚繼續趕往下一個立功機會了,陳寅卻在收起笑容後臉色嚴肅無比。

按察使謀反,布政使也有同謀之嫌,這等顯位暫時癱瘓。朝廷沒有明旨之前,哪怕是費宏也不敢越權行事直接插手兩司,僅憑薛倫一人又能如何?

楊家之事肯定還是會傳出去的,有些人聽了之後只會先觀望一二。

可若四川真有什麼地方有兵有帥舉起了反旗,而薛倫在各種後勤不力的情況下不能儘快撲滅,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楊公,我要寫一封密信,勞煩你安排令郎務必照我說的送到府城某處!”陳寅神情鄭重,又補充道,“此事很緊要,我會請成安伯留下的兵卒護送入城。令郎把信送到之後,自可前去都司衙門聽薛總兵吩咐,萬無一失。”

“聽恩公吩咐!聽恩公吩咐!”楊廷中見他安排得好好的,不停點頭。

五百騎呼嘯入城,留下一百人之後,郭瓚又率隊離開。

五騎往南,其餘往西。

這個時候,最開始遠遠吊著高克威一行人的四個錦衣衛卻又分成了兩隊。

“他媽的,他還在兵分兩路。咱們再分開了,連回去報信的都沒有,怎麼辦?”

“這絕對不是出城辦事的!離這麼遠,你瞧著他是不是還有替身?”

新繁縣外的碼頭邊,兩個像是趕路旅人一般的人在斗笠之下看著遠處的那一隊人。

一半正在上船,一半卻正在僱車,其中都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