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章、楊廷和瘋了,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沒有大規模利用石見銀山建立自己的銀幣體系。
但是銅錢是嚴禁外流的,所以只能透過走私。
東南海商是如何先用貨物從織造局和市舶司手中換到銀子和銅錢,又如何走私銅錢、如何在一次走私中透過銅錢獲得貨物和銀子再賣去南洋、又如何從南洋或日本採買貨物回來,一次賺好幾道的,朱厚熜大略能夠想象。
因此他看著嚴嵩點了點頭:“明天國策會議上議一議。”
……
浙江官員的奏疏是透過通政使司正常渠道遞上來的,不比解昌傑透過賴恩遞上來的密奏。
朝臣們知道參策們肯定已經在商議此事了,但暫時還沒有結果。
到了下一次朝會之時,新黨黨魁、內閣首輔楊廷和卻再次一反常態地在朝會上奏事了。
眾人愕然。
上一次這樣,是費宏朝會上開火,引起了其後延續數月的新黨、舊黨之爭,隨後以皇帝當庭手刃廣東逆賊結束。
今天怎麼反過來了,是楊廷和開火?
“陛下!臣楊廷和請奏裁撤浙江市舶司,嚴懲提督解昌傑、提督太監賴恩等人!浙江上下坐視倭寇縱橫劫掠,其罪難逃!”
在有些人目瞪口呆中,朝參官裡竟有許多人紛紛站了出來附議。
此時此刻,楊廷和的“威勢”是很強的。
新法雖未曾鋪開,但修訂《大明律例》已經在他的同鄉李充嗣的主持下穩步推進。
新黨在廣東行新法雖然還沒進入到對賦役正式動刀的時刻,但廣東大捷傳來,也足以被楊廷和作為新黨功勞。
景帝追尊為顯宗,被迎入了太廟,于謙陪祀在側。行見中外曰顯,受祿於天曰顯,聖德昭臨曰顯,這一對君臣的名聲,新黨給出了定論。
陛下的長公主已經確定選尚四川新科進士餘承業為駙馬,而餘承業是楊廷和長女婿餘承勳的親弟弟。
楊廷和下一句又說道:“張鶴齡、張延齡兄弟雖本就證據確鑿,然借之生事之人一直不曾查明,故而三法司審之遲遲未決。今逆賊方沐賢據查仍有餘黨緒方沐義藏身日本左京兆大夫大內氏領地,半年內又屢屢有人上疏以其為昭聖慈壽太后親弟為其求情,足見幕後有人圖謀甚大!其容留逆賊在先,餘孽不絕在後,臣請奏誅殺此二僚,警示天下!”
“日本國所派使團悍然劫掠浙江,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臣請奏編練水師,發文征討之!”
那些明哲保身的低調朝參官們驚呆了:楊廷和這是瘋了嗎?皇帝已經奪去了他們的爵位抄家下獄了嗎,為什麼要借日本使團的事對他們趕盡殺絕?
最主要的卻是最後一句:征討日本?
皇明祖訓何在?日本不徵之國啊!
就在他們被楊廷和的瘋狂眩暈住之時,只見崔元著急忙慌地站了出來說道:“楊閣老,此言差矣!陛下!征討日本萬萬不可!張鶴齡、張延齡二人舉止不端、察下有漏,奪爵治罪已足矣。浙江之事,何以再因之誅殺二人,使天下人議論陛下?”
“陛下,臣附議!”王瓊也站了出來,“日本罔顧藩國之義,斷絕朝貢足矣。浙江市舶司既為日本朝貢而設,裁撤之也屬應當。然遠征日本,耗糜多而難見功!楊閣老此議,臣不贊同!”
看著楊潭隨後也站了出來反對楊廷和關於遠征日本的奏請,許多朝參官又想起了往事。
帝黨不是與楊廷和一起趕走了舊黨嗎?怎麼現在帝黨和新黨又掐了起來?
一切彷彿都是因為浙江之事,楊廷和要借題發揮嗎?
朝堂之上,楊廷和慷慨陳詞:“百餘倭寇縱橫浙江,劫掠害民,百姓何辜?浙江上下應對失措,不思守土安民之無能,反仍奏請寬恕其過、仍給堪合,是何道理?陛下!天理昭昭,浙江地方之糜爛,恐與廣東此前無異!若不嚴懲,何以告慰遇害身死之百姓?陛下!連區區倭寇都無從抵禦、任其逍遙法外,臣等有何面目於宗廟中祭告祖宗與於忠武公?”
在某些人心目當中,浙江因為一場小騷亂死了些百姓,楊廷和這屬於過分拔高了。
可是,楊廷和說的是大道理,是儒家必須至少表面尊重的道義。
只有崔元似乎十分克制著情緒,盯著楊廷和說道:“楊閣老!廣東新法仍在試行,勞師遠征,糧草何來?”
“開國以來,倭患便未曾斷絕!太祖皇帝因之設了兩浙備倭司,太宗時廣寧伯因大破倭寇得爵!如今,倭寇竟與逆賊餘黨勾結,以朝貢之名劫掠我大明,是可忍孰不可忍!崔左軍,伱貴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