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重新打天下,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元想著王瓊、楊廷和等人轉變的過程,發現也是如此。
“其三,朕殺出一片新天,天下百姓及真正期盼新法和新機會的文臣武將才能躋身顯貴,一心忠於朕。”
崔元抬頭看了看那始終懸掛於御書房的天下輿圖,緩緩開口:“大明未能開疆拓土再創新利之前,新法若要成,便只能奪之於舊有權貴官紳。以陛下實踐學來看,私慾也是恆在恆變,故而沒有誰會真的束手待斃。此前之平靜,無非在等一個時機,等幾個帶頭的人,先試試能不能從黨爭中獲勝。”
朱厚熜點了點頭:“其四,始終要清楚,對新法不滿者,並非百姓。而百姓覺得新法好,大明江山就不會亂。穿鞋的,伱們憂從何來?大明不缺柱石,只怕沒了根基。”
崔元緩緩站起來,行禮說道:“臣明白了。陛下之意既已決,臣便去同楊閣老、大司徒等商議糧餉之事了。”
朱厚熜笑了笑:“正該如此,不必在這等著張永的訊息,定國公不是也去了嗎?朕三年前所說密庫,豈會真死板效仿趙宋、為北虜而設?天下安定,新法有成,大明何愁不富?錢,用出去才是錢,卿等放心籌劃便是。”
“……臣斗膽問一句,內庫已然借支戶部不少銀子了,陛下還備了多少?”
朱厚熜已經繼續低頭寫字:“京營縱然盡數雙餉也無憂。況且,如今是專打大明上下最富的一群人,糧食,銀子,他們家裡都不缺。”
崔元只感覺頭皮發麻。
話糙理不糙,這確實不是打貧苦老百姓。
現在他也有點悟到了,為什麼陛下不像楊廷和認為的那樣,始終準備演著、儘量平穩地把新法推行開,而是非要誘出一場大亂來。
因為有心算無心之下,平叛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慢慢去審案,只需要兵。
誰剛剛冒出來,就直接砍過去。
這才是真正的快刀。
陛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以早就承平百年的大明來說,這麼多養尊處優的富裕人家,想反的儘管跳出來,他只怕擔心跳出來的不夠多。
要不然,新的文臣武將如何往上爬?
得利於陛下,才會真正地忠於陛下。
崔元離開不久,養心殿後院那邊就傳來一個急切的聲音:“陛下,臣妾好過來嗎?”
“……怎麼了?朕這裡沒人。”
文素雲碎步跑過來,帶出一串清脆的頭飾和玉環響聲,身後還跟著孫茗身邊的章巧梅:“茗姐姐要生了。”
朱厚熜頓時擱下了筆:“太醫院那邊、穩婆那邊已經吩咐了嗎?”
“已經派人去了。”章巧梅趕緊回答,“陛下,皇后娘娘有些怕……”
朱厚熜啞然失笑:“看來是朕唸叨年紀小孕產兇險太多了。也罷,朕先過去看看她。”
說罷就起身對黃錦說道:“先幫朕收好。”
文素雲奇怪地瞄了一眼御案上的紙張,只見上面都是一格一格的字:“陛下,臣妾聽說今天議著很重要的國事,你還在習字啊?”
“……操心得多了吧你?”朱厚熜揪了揪她的臉,“先回你宮裡待著。”
這丫頭就是見著什麼都喜歡多一句嘴。
奉天殿外的武樓那邊,崔元把楊廷和、蔣冕、楊潭、吳廷舉、王憲、李鐩等人都請來了。
在武樓而非文樓,說明這是軍機大事。
聽崔元說完情況,楊廷和憂喜交加:“陛下真如此說?”
“張公公以那等言語前去問話,張偉要麼束手待查,要麼必然鋌而走險。”崔元凝重地點頭,“如今無論如何,陛下要借張偉唆使李翔阻撓新法一事辦幾個勳臣已成定局!各省總兵官及邊鎮勳臣任職者眾,訊息傳過去雖然還需要些時日,但有心人只怕會加緊鼓譟。京營要即日起開始籌備平叛事宜了。”
楊廷和驚喜的是陛下準備站到前面來,不讓他這個黨魁承擔那種權傾朝野的名聲了。
但他擔憂的和崔元一樣:皇帝引誘自己的臣下謀反這是什麼操作?
道理雖然都懂,但柱石畢竟是此刻拱衛著皇權的柱石啊!
楊廷和等人畢竟年老,他們一輩子都在“事緩則圓”的妥協原則中走過來。
蔣冕眼神明亮不已:“如何安排?”
楊廷和咬了咬牙:“此事需請見陛下!張偉一旦下獄,訊息不脛而走。糧餉既然不成問題,諸省誰人可信,京營如何派遣、何人統帥、留守多少,需儘快拿出方略來。”
崔元要的也只是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