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0章、大明火力充足恐懼症,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再如何,也不可能在如今的技術條件下打遍全球。

這南洋、東洋諸島,劣勢時是島鏈,優勢時便是邊牆。海上長城建成之日,將來海洋時代的戰略縱深就更寬廣了。

花了一天的時間為阿方索解惑,此刻太原府城內,也是當地幾個富商大族在過年期間聚會。

“沒想到當年的國債,買得竟是這般值。這一回雲南那邊的國債,更是從去年初認買了之後,好處就來了。”王家的家主欣喜地說道,“福建那三家的船隊,連年被查出暗中走私日本。牌照給摘了,多虧唐督臺、武定侯說情,給了咱們。眼下有一樁大事,咱們山西商幫得一同出錢出力辦妥……”

他們知道的,只是朝廷允許他們這一家往日本那邊走。雖不用給鳥糞石,但稅會更高,而且只收銀子。

但哪怕如此,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條特殊通道。

倒是馬甲家主說道:“咱們在海上沒多少積累,還是要用到沿海的人。如今,倒是要尋上幾家,結個姻親。”

“這事好辦!不光南直隸、浙江、福建,還有四川、貴州、雲南,也要留心。打完這一仗,雲南也要開邊市的!那邊的寶石、象牙、糧食……”

“那邊多山,只怕要用馬來馱運。”

“馬怕什麼?遼東邊市那邊攢一些,滇馬也行……”

宣大一戰,雖然於當時對這北境邊鎮的影響不小,隨後也催生著機會。

現在西南戰事還沒正式開始,但他們又在準備著迎接新的機會。

而在兩京一十三省,嘉靖五年之後到了嘉靖十年,要開始準備五年一次的大察。

去年國策會議商議數輪之後已經制告天下,不歷州縣不擬臺閣,不主省政不補參策。因事臨時銓選之外,大明諸官年年述職、三年小考、五年大察。

眾人都心知肚明的事,今年大察一是為省級政區劃分做準備,二是決定了有心仕途的官員能不能走上新的正確升遷路徑。而嘉靖十一年開始,大明已經持續了數年的衙署改革,應該要穩定下來了。

每次都是這樣,要涉及到有些人利益的時候,也總是涉及到許多人的前途。如何取捨,自然分化。即便有心掙扎一二,也發現太多人口是心非,掙扎只是徒勞。

大察只是吏部、都察院的事,楊慎責任感爆棚,卻只感覺大明始終在走險路。

如果一切順利倒還好,如果出現了什麼變故呢?比如西南戰事不利,比如北虜趁機大舉寇邊製造更多負擔呢?

為此,正月十五望日朝會後,他給準太子講完了課,又到養心殿勸問此事,問的就是北境諸邊。

“……你憂心國事,朕很欣慰。北虜是時時刻刻要提防的,豈會沒料想到他們探知了西南訊息,也動什麼心思?俺答與藏地那邊眉來眼去,藏地距外滇又很近,應該說俺答很可能因此做點什麼。”

楊慎滿臉擔憂,他怕的就是這個。

“臣年前回京後,又查出了一批去年在直徵江南糧賦時心存僥倖的屬官。湖廣糧賦轉運到貴州入殿,四川也是如此。國庫存糧,實在不多……”

“別那麼緊張。”朱厚熜嘆道,“朕那麼早便設了糧儲號,諸王入京後,賜田盡歸糧儲號打理。”

“……糧儲號有多少存糧?”楊慎很不喜歡自己身為戶部尚書、卻無法知曉大明實際儲糧數目的感覺。

“去年新糧還沒入庫,朕也在等數目。總之,糧儲號各地糧倉用的是諸王舊時賜地興建,這本就是朕為了將來用兵或賑災而準備的糧食支應網路。”朱厚熜倒也不瞞他,“黃錦,把去年的呈報拿來給用修看看。”

“奴婢遵旨。”

過了一會,楊慎看到了東西,而且是圖文並茂。

輿圖之上,糧倉的模樣在大明形成了一個“豐”字。

中軸線從上往下,分別是原先的代王、晉王、沈王、鄭王……

在黃河以北,自西往東有肅王、慶王、韓王、趙王、魯王……

再往南,同樣如此。大明原先分封各地的藩王,確實也大多在交通便利之處。

如此一來,如果糧儲號真因為皇莊和藩王賜田在各地建了糧倉,確實近乎覆蓋大明腹地了。

楊慎看著去年各糧倉儲糧的數字,眼神複雜地抬頭看了一眼皇帝。

“今年底大國策會議後,統一設立了國庫,以後會形成定例。糧儲號儲糧多少,每年都會報過去備案。”

只是備案,如果有需求,自然還是要走採買的流程,無非都是為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