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6章、這一代年輕人太可怕了,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調任命令、對伍文定沐紹勳聯名上奏的雲南邊事處置策的答覆都還沒有到目的地。
在吉婆島,汪直還在學著“鳥語”。既然是去開闢商路的,人手、船隻、貨物、銀錢,都要先準備好。
在交趾的清化以西,阮淦剛剛尋到黎氏後人。說來也怪,之前一直尋不到,但是從去年開始,各種關於黎氏後人的線索多了起來,他還一口氣尋到了三個。
既然尋到了,自然要舉起這大旗。這旗幟要樹得鮮明,自然要有一場大行動。
剛好,去年曾從諸將所請經略清化,吃過一次敗仗。
吃了敗仗,不能繼續再把一點家底打沒了。現在他缺兵、缺錢、缺糧。
這場大行動,自然是策劃一場尊帝改元。
“陛下莫怕,只要王旗立了起來,世人知道黎朝未絕,自有忠臣來歸附。這哀牢易守難攻,逆賊莫登庸雖然必會攻來,卻無需擔憂。王旗不立,忠臣各自為戰,那才會被逐個擊破。如今莫賊勢大,急不來。先固守蓄力,再待其時。”
“可是興國公,如今咱們只有不到四千兵馬了……”
“莫賊倒行逆施,百姓苦之久矣!陛下登基,正統在此,何愁無人來投?況且,若要遣使往明廷請封乞師,也需名正言順才是。去年攻清化,臣已經聽說了。大明派了宣交使,去過升龍又離開了,眼下就在雲屯港那邊,就是因為莫賊不是正主。現在莫賊也遣使去了大明,咱們已經慢了一步了,再等不得了。”
“……國公怎麼說,就怎麼做吧……”
阮淦眼中含淚:“只是臣等無能,要先委屈一下陛下了,這登基大典只能先草草辦了。他日王師克復升龍,再另行大典!”
這邊在籌謀著登基,而在阿瓦城的南面,大明印象裡“哭訴”的正主莽瑞體卻顯得堅強無比。
“真要去勃固?”他的家臣擔憂無比。
“去!”莽瑞體大聲說道,“去書明廷,本就只是看看他們能不能因為以天朝自居,牽制那孟族一二,沒有要依靠他們的意思!阿瓦朝既然覆滅,本王就再創新朝!不過在那之前,本王一定要讓緬人知道,他們的王還在,他們的王英勇無雙!”
“……可是那瑞穆陶寶塔就在勃固城外,那可是勃固國的都城。”
“加冕之前,貫耳必不可少。四聖地裡,只有瑞木陶寶塔最危險。但是,本王就是要從最危險的地方安然歸來,這樣,本王的英武才會傳遍緬地!思倫、罕烈、思真他們在阿瓦城殘骸我緬族僧侶,毀壞佛塔,焚燒佛經。本王秉承教義,從最危險的聖地裡貫耳入教浴血火而歸,緬人必定振奮,教眾都將擁戴本王!”
少年人跨上了馬,望向身後的五百騎:“你們怕嗎?”
“不怕!”
莽瑞體嘶聲道:“乘夜出發,日出之前,我們就能到。因為那裡是都城附近,所以才會疏於防範!我們勇往直前地去,他們只會擔心後面還有大軍,必定入城固守待援!寶塔在城外,本王進了寶塔,穿好耳孔,天亮時就是你們真正的王了!本王再帶你們凱旋歸來,必定無人敢擋!王旗所至,必將蕩平緬地,殺光孟人和撣人!”
“蕩平緬地!殺光孟人!殺光撣人!”
天黑了下來,五百騎星夜奔去。
紫禁城裡的朱厚熜正看著從三邊發回的奏報,看到唐順之槍挑三邊將領時嘴角含笑。
年輕一代正在綻放光芒。
也不知怎麼的,他的對手俺答,也年輕得過分,卻也厲害得過分。
朱厚熜根本沒有印象的是,其實和他同一時代的人裡,這西南邊境外的緬地,也剛好於此時出了一個雄主,建立了緬甸一個新的強大王朝東籲王朝。
正是如今才十四歲的莽瑞體和他的妹婿莽應龍,從此將緬甸徹底從大明名義上的藩族徹底獨立出去,成為緬甸歷史上最強大的封建王朝。
但是這並不妨礙朱厚熜於此時正式開始他的西南攻略。
當高尚賢還沒離開大明實際控制的內滇之時,更南面的三宣六尉開始傳揚一個訊息。
不久前,有一支精銳的騎兵星夜抵達勃固王朝的都城西面的穆瑞陶。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穆瑞陶的勃固王朝守軍果然關緊城門穩守。
等到他們探明只有五百緬兵佔據了穆瑞陶寶塔這座寺廟時,才趕緊包圍了那個地方。
聽說,當時的莽瑞體還沒完成貫耳,他鎮定異常地完成了穿耳儀式。
隨後,他出了寺廟,率五百騎衝出重圍揚長而去,孟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