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南北兩開花,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訊息自然要回報京城的,日夜不停。

楊慎擔憂不已:“寒冬臘月於塞外固守,兇險至極!靡費至極!俺答欲擒故縱,他正愁大明糧草軍資不運出邊牆!”

朱厚熜卻開心了:“一炮未發?這麼說,俺答還不知道大明新炮的厲害?”

人的名樹的影,俞大猷還當真就一面將旗兩三千兵卒讓俺答疑神疑鬼,竟沒有倉促搶攻。

就這麼輕易地放棄了土城,那卻是大大一步錯棋。大概他認為大明這次的胃口不止土城,還會進攻得更遠一些,會有一條長長的糧道能夠搶到更多東西,彌補他本身也是大軍出征的損失。

只不過,大明並沒有一口吃胖的意思。那麼多炮銃架到了土城,土城就已經回來了!

“俺答已經想通了。”王守仁點評道,“如果只是把大明逼回邊牆以內,他縱有俘獲,也是得不償失。就算聲威更振,然邊鎮禁絕私市後,他只要不是真能一統右翼,便越過越窮。反之大明若要守住土城,糧餉、軍資,必定要不停歇地往那裡送。再有半個來月,到過年之時,邊軍也必須犒賞飽食,土城定是一塊肥肉。”

夏言心頭大定:“戰機一失,俺答已經敗了此仗。本是野戰敗我王師之局,眼下卻又要攻城了。只要那三十餘里糧道不失,俺答無可奈何!”

“怎麼保糧道不失?”已經轉任財稅部尚書的楊慎心煩意亂,“拿下土城,北虜守軍未失一兵一卒。晾馬臺那邊雖也是朝發夕至攻其不備拿了下來,此刻貓兒莊一帶卻還有近兩千韃子。土城仍是孤懸於外,若要保住糧道,西起破狐堡,東至鎮羌堡,都要於大雪之中前出至少二十里,掃蕩土城南面殘餘或隱藏起來的韃子!此後要守住土城、晾馬臺,新防線何止兩百里?還沒有邊牆!”

這就是攻出去之後的問題,防禦體系要重新構建,錢糧將像流水似地傾洩過去。

夏言卻笑了起來:“怎麼保糧道不失,楊尚書已經說了出來。陛下,此前也是這麼佈置的,郭總兵本就已在鎮羌堡,俺答既然不搶攻,郭總兵定然已經依策行事。”

楊慎不由得張了張嘴。

你殺了我算了!

不是就俞大猷一部出邊牆嗎?那本身大概只是五六千人的事。現在這麼搞,規模又要過萬了!

過萬大軍出動,卻只是為了拿下小小的土城和晾馬臺。

管家漢楊慎陷入了只算經濟賬的斤斤計較當中。

在大同北面,土城被拿下來之後,由腹地守軍前來換防後,破狐堡立即前出至舊邊牆東段,俞大猷則移防土城。

助馬堡和拒門堡一共千餘將卒出了邊牆,梳篦拒門堡至土城一線保糧道。

而郭勳雖仍舊沒出去,但拒牆堡、鎮羌堡守軍前出二十里在御河南面西岸準備紮下臨時營帳,防備貓兒莊韃子西擾。

至於晾馬臺,就只是陽和衛增援固守。

俺答是隨後才收到晾馬臺也失守了的訊息,這才知道殺虎口那邊所謂的動靜是旗幟假裝的。

大明的目的,就只是把大同北面的防線往外推個三四十里。不用說,下一步的想法就是從殺虎口經土城、貓兒莊一直連到大青山、虞臺嶺。

嘉靖年之前,邊牆這邊還沒有拒門、鎮羌這些堡,它們就是昔年大同巡撫張文錦所奏請修築的外五堡。而所謂外五堡,也只是在邊牆以南、緊貼邊牆罷了。

現在,大明更是踏足了邊牆以北的塞外。

以俺答對大明實力的認識,恐怕只要一兩年功夫,又會出現塞外諸堡。雖然不可能又倉促築起數百里邊牆,這塞外諸堡也將是難啃的鐵釘子。

更主要的,這是從東面蠶食土默特部的舉動。若是不拔除,將來歸化的東面將有來自大明更銳利的兵鋒。

“滿受禿若回來了,讓他立即率兵去貓兒莊,奪回晾馬臺!”俺答面沉如水,“繞過下水海,到土城北面!”

既然發覺明軍沒有進一步深入的想法,俺答知道了涼城無憂,反而絕不能讓大明就這麼達到目的。

塞北既出征,必定還是有一場硬仗的。

這場硬仗的時機,正如俞大猷所料的一樣,俺答準備選在過年的時候。

那時候,明軍將卒和民夫必定都在寒冬臘月裡忙碌了半個多月,冰天雪地了修整軍寨收效有限,卻疲憊不堪。

明軍既然要守住土城,必定要糧草軍資管飽,讓將卒有信心、不喊苦。

而過年時節,是明軍情緒最容易產生波動的時候:為什麼別人可以在家平平安安過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