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雷霆手段,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已經有意佈一個局,化被動為主動。但既然甘州有變,縱然會走脫一些人,那也只有先行雷霆手段了。”朱厚熜寒著臉說道,“北鎮撫使早已查明,東南殺官一案最大可疑之處,在於年初皇兄病重之時便有人借太宗族誅方孝孺一事造勢!其時,閣臣尚未議立朕。不論何人繼統,逆賊都要攪亂大明!”

御書房中眾人瞳仁微縮。

“與葡萄牙人戰事一起,隨後東南殺官,西北兵變。”朱厚熜冷然道,“不管其後是否有黑手撥動局勢,眼下已是非常之時。江南士子大肆議論太宗皇帝誅方孝孺十族,以方孝孺為忠烈楷模。酒後笑談固然有趣,此時傳議紛紛是何用意?西北倚邊鎮自重,東南也要倚稅賦漕運自重?這隻黑手,朕已有眉目。”

“敢問陛下,是何人?”楊廷和只感覺心驚膽顫,怪不得最近皇帝變得從容起來,而且剛才說要先佈一個局,化被動為主動。

朱厚熜只是先說道:“張孚敬於兩廣訊問罪官、罪商,銀錢往來自有干連。東南官商,與兩廣亦有銀錢往來。此時諸藩地皆聽朕旨意,安居藩地為皇兄服喪,四處攪動風雲難道是指望謀逆得逞?非也,只願我大明新舊朝交替之際有一場大亂,從此埋下君臣相忌、宗親相忌之禍根!”

這句話一說完,楊廷和等人不由得想起日精門之火:那也是要製造君臣相忌。

“彼輩只是想大明先亂起來,沒指望現在造反謀奪大位,沒這個能力!”朱厚熜很肯定地說道,“朕本想徐徐圖之,查清楚這幕後之人有何憑恃,屆時連根拔起不走漏一人。然今日不得不先斬之,震懾群小!朕知道江南不可輕動,朕知道今日一刀會累及聲名,但今日這一刀,必須斬!”

王瓊猜出來了一些,因此嘴唇發抖,十分希望袁宗皋沒有得病。

他橫下心,離座跪道:“陛下,邊鎮譁變時時有之。縱然張公公赴邊後京城暫時空虛,臣等必效死命。江南士子狂妄,震懾一二算不得什麼。張符瑞也說了,東南官紳恐受利用。只是若要劍指……劍指……”

王守仁也走到王瓊身邊跪下:“臣雖不如張公公在西北素有威望,然臣若去西北,必不使甘州之變波及諸邊。陛下,逆賊所謀,正是如今局面,萬勿使親者痛、仇者快。”

有了兩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跪拜勸諫,雖然有那麼兩三個人並不懂現在勸的是什麼。

“逆賊女幹詐,藏身暗謀而已。”朱厚熜靜靜說道,“現在他們膽子大到已經伸手撩撥邊軍了,豈能容之?眾卿若深明大義,當知一事歸一事。”

“陛下!”楊廷和急了,“兩廣事既起,臣知道再說當初毫無意義。只是此事若一動,天下悠悠之口必定議論。逆賊藏身之所,如今看來自是早有圖謀。然事關陛下生前身後名,若此時便因此事動了那逆賊,又不能盡除其惡,後患無窮啊!”

有人還是聽不懂,直到嚴嵩也苦口婆心地勸著:“陛下,讓王侍郎去吧,請張公公留守京城!逆賊先以日精門之火謀君臣相忌,又在東南搬弄是非、殺官造亂,所圖皆是陛下不得不查!只要鎮之以靜,誠如陛下所說,此時大明無人能造反而成。陛下既已有籌劃,何須遂了逆賊之願,令天下惶然?”

日精門之火幾個字說出口,不懂的人也懂了。

最有嫌疑做這件事的,自然是想把儀禮之後已經出現隔閡的君臣導向一個更危險境地的太后、張家。

但太后能動嗎?不能。

張家呢?可以,但不能是現在。此時動張家,與動太后何異?

因為楊廷和說事關陛下生前身後名。

但他們想不通,張家這麼著急做什麼?如果早有準備,為什麼又在這種根本沒有成功可能的時機搞這麼多事呢?

朱厚熜搖了搖頭:“不!甘州兵變,必須以雷霆手段鎮壓。此後邊兵逃亡、邊餉之事,自然要拿出個辦法來。不鎮壓,以後邊鎮都會有樣學樣!”

他記得明朝中後期有很多兵變,他只是不知道禍源在這一次。

但許多事湊在了一起,反而令朱厚熜做出了正確選擇。

他又繼續說道:“這隻想攪亂大明的黑手,逆賊,他們的根本必定不在大明之內,否則何必只是處處點火,毫不考慮能不能成事?既然如此,反不如趁此機會,先斬出一個樣板來!今後,君臣相濟把大明治理好是一方面,再有這樣的事,不論是誰都要掂量一下輕重。甘州有變,朕不得不派出張永,因此不得不揪出此人。”

“還是那句話,朕的名聲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