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0章、掌控溫度的人,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嘉靖五年的貢士們受到了來自申論式材料分析題的大大震撼。
農曆三月,太陽不烈,但許多人的額角和身上沁出了汗。
在前方的大殿門口,是站在前方俯視著他們的皇帝,還有皇帝身後的二十四參策。
那又是另一重壓力。
快走吧您們嘞,反正也只是出於禮儀先過來瞧瞧。
不然的話,就好像要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實際上許多人還不知道該怎麼耍。
這道題他們不會答,太難啦!
現在審題環節,第一則材料大略概括了大明的賦稅徭役制度,同時也給出了天子認為的三大患。官田、優免、折銀,皇帝定了性這是患,你至少得知道它們分別指代的是什麼、有哪些具體情況、為什麼是禍患吧?
第二則材料太接地氣了。什麼叫朋名、獨名?什麼叫傾銷、滴補?秤兌、火耗、常例有哪些苦,給誰的苦?許多兩耳不聞窗外事、碰到論虛的時務策還能掰扯得像模像樣的貢士們此刻傻了眼: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
第三則材料只是呈現了一個觀點:有人認為,是白銀導致了貪腐更厲害,白銀讓銅錢流通不暢,讓官吏以之為寶,讓百姓痛恨不已。
好,折銀是賦稅徭役三大患之一,徵銀會產生很多流程上的麻煩,還疑似加劇了貪腐,但問題又為什麼不只是論其弊,而是利弊?利在哪?
龔用卿眼神有些忌憚地看著這殿試策題。
以他的聰明才智,從邏輯的角度,他下意識地察覺有坑。
這殿試策題裡,埋了深淵一般的巨坑!
還有策題以外的材料,那就是許多人平常議論著的一種傳聞:聽說朝廷要廢鈔行銀。
無風不起浪!
焉知朝廷不是真有此意,先放出點訊息看看民間反應?
君不見那第三道題,是突然拔高到了如今錢法利弊的高度?
但若朝廷真想行銀,這殿試策題為何盡談銀之弊?
坐在這太陽底下的嘉靖五年新科貢士們看到此刻的殿試策題,想到三年後還不知將會考什麼新花樣,他們不由得在內心裡泣不成聲。
總算!總算今年已經抓住了此生僅有的機會,僥倖過了會試這一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進士!
三年後還想進?很難的啦!
當此時刻,唐順之有點古怪地抬頭偷偷看了看皇帝和重臣們。
若從王司馬那《實踐學與辯證法之考》來看,其中一個觀點便是萬事萬物皆有利弊兩面,其變化之中,危或轉為機,此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
這殿試策題……如今看來若不粗通那實踐學與辯證法,只怕會不得其要,落入陷阱。
要知道,聖賢經典之中雖有中庸之語,然儒門子弟卻往往對錯過於分明、正邪過於明確。君不見朝堂之上,要麼是大忠大義大才大德,要麼便是大奸大惡大貪大謬?
那麼,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一道題,該如何破題?
唐順之輕輕閉上了雙眼,手緩緩地先磨著自己的墨。
……這道題還得明史,得清楚那開國之初的寶鈔是怎麼一步步變成這模樣的,賦稅又是為什麼開始折銀的。
事情不會無緣無故地變成這樣,這行銀利弊當中的“利”字,恐怕就藏在其中。
既然萬事萬物總有利弊兩面,只怕不可能杜絕弊處,只能想方設法彰其利、防其弊。
唐順之睜開了眼,第一個提筆落墨:
【臣對:】
【臣聞禍福相依,智者識道流行;前後因果,明君察勢導引。蓋道之流行,於盛衰變化之際不可執作;勢之導引,非利弊更易過甚莫能違逆。聖人之治天下,當察盛衰、明因果,而後因勢利導,化險為夷,禍中生福……】
破了題,後面就是例行的一通對太祖高皇帝及當今皇帝的吹捧。這些內容,每個人都已經提前想好了寫法,於是唐順之越寫越順。
進入到了這個環節,朱厚熜看了幾眼神色各異的考生們,也特地看了幾個人,隨後便先行離開了。
讓他們答吧。
到了養心殿,蔣太后上前問道:“如何?”
朱厚熜無奈:“……那幾人確實是儀表堂堂。”
是的,今天還有另一個任務,蔣太后專門叮囑他,一定要好生瞧瞧幾個張佐呈報裡面的知名才俊。
妹妹思春了,想嫁人了,朱厚熜也就懶得再糾結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