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章、總喜歡一舉多得,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令人浮想聯翩的是,嚴嵩從京城開完國策會議回來後,為什麼跑去寧波呆了近十天,還帶著海運局的總裁、原山東都指揮使司兼漕軍山東總的一把手馬澄?
寧波,那是原先浙江市舶司所在啊!
他們不知道的是,嚴嵩與馬澄去看的是一樁不起眼甚至有點費解的事。
但因為是皇帝親自交待的,所以嚴嵩和馬澄都不敢輕慢。
現在,兩人走了一圈回到了杭州,面前放著幾個盒子。
“不知這是不是陛下所尋之物。”
盒子裡,放著的或灰白或灰褐、看著頗為粗糲的石頭。
馬澄屬於“戴罪立功”的,如今總裁海運局,皇帝正月裡傳過來的命令著實有點重:從海外尋覓到大量採買這種石頭,會是海運局後面的一個戰略任務。
“不會錯吧?鳥糞石……顧名思義,應該是這種物事。”
開完國策會議的嚴嵩也不是立刻就啟程來浙江,朱厚熜當時見過金坷垃之後,想到了鳥糞石便跟嚴嵩提了一句,因為他記得浙江海上的島不少,也許能找來先做點實驗。
“若真是此物……”嚴嵩皺著眉,“陛下之意,這物事若於我大明莊稼真有奇效,將來所需數目便會極大!聽陛下說,此物多產於茫茫大海島上,蓋因飛禽海上多尋覓島嶼落腳,經年累月方成此石。既然多產自海外島上,如何尋來大量這鳥糞石,那倒有些難了……”
產於島上,就意味著開採所需人力、轉運都成大問題。
而這東西只是石頭,如果不是量很大,也值不了多少錢。採買貴了的話,又怎麼能達到皇帝說的物美價廉之肥的效果?
任何時候,成本都是必須考慮的東西。既然陛下是要看看將來能否如同那鐵鋤、鐵犁、鐵耙等物一樣惠及千萬農家,就要便宜。
嚴嵩來浙江的背景,是浙江出了日本爭貢事件,皇帝要先裁掉浙江市舶司,浙江需要穩。
他在浙江穩了兩年多了。這段時間裡,張孚敬從廣東去了山東,幫助皇帝辦了孔家,嚴嵩在浙江又有何作為?
自然無過,但也稱不上有大功。
可如今朱厚熜雖然只是讓他找點鳥糞石去實驗一下,但憑藉嚴嵩的腦子,他清晰地看到了其中的機會。
新法雖然將鼓勵一下商業,但大明仍舊是以農為本的。要不然,堂堂天子之尊,為什麼會親自關注起肥料之事?
此事若辦成,大明萬民稱頌。
目標:便宜量大又好用的肥料。
嚴嵩沉吟了一陣,眉頭漸漸鬆開了:“傳本督令,各府勿要等到鄉賢推選完畢再報上來。如今各府縣候選,本督要一份名單!”
說罷鋪開了紙張,準備呈一道疏,連同找到的這些鳥糞石一同送入京。
……
高一尺,寬一寸。龍紋花邊,桑樹莖穰造的青色紙張,中間有壹貫字樣,其下是數串銅錢模樣,再下面有“戶部奏準印造大明寶鈔……”等字樣。
這是大明寶鈔。
再旁邊,是銅錢通寶。從洪武通寶到弘治通寶,肉眼可見的質地已經越來越不同。
另外,就是各種民間私鑄的銅錢,還有各種碎銀、銀錠、銀元寶。
時至今日,大明官方是不允許白銀流通的,甚至銅錢的法定地位還沒有寶鈔高,但寶鈔卻是基本不用了,除了許多課稅仍舊死板執行著折鈔、一些俸祿也有折鈔發放。
“這麼說,廢鈔最大的麻煩,在於課稅涉及到計程車紳富戶,官員俸祿足額不折色帶來的錢糧壓力,順應如今實際情況承認銀子的地位卻會給普通百姓帶來諸多壓力?”
看了他們擬的方略一晚,朱厚熜在國務殿裡發問了。
在以前,糧賦是交實物,許多稅也是要交實物。但其中也考慮到一些實際情況,折鈔、折銀也有。
官員和宗室、勳戚的俸糧,也漸漸基本上都有折鈔發放。
寶鈔又不值錢,有地位的人要這些幹嘛?反倒地方上要交稅的人,願意想法子屯一些寶鈔好折交上去。
大明寶鈔有著可笑的流動性,偏偏如今牽涉到的是那些有錢有勢的人。
相反,後面新法想要改革賦稅、徭役,統一科則之後只用交銀,卻會給老百姓帶來一些不便。
銅板都沒幾個,想有銀子交上去,只怕得想方設法賣點什麼。
麻煩的還包括:大明如今本就缺銅、缺銀。
這隻會導致萬一普通老百姓需要去找銀錢交賦稅了,得賣掉更多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