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章、皇帝來到了他忠誠的山東,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三年前,朱厚熜對於漕運一事的理解還比較淺,只認為大明體系之內的這漕運,大抵也就是百萬漕工衣事所繫。

但現在不是三年前了,朱厚熜不再那麼想當然。

從通州啟航之後,朱厚熜乘坐的皇船緩緩行駛於會通河之上。

“永樂年間重鑿時,水脊在濟寧。蒙元重海運,這四百餘里會通河漸漸廢止。昔年濟寧同知潘叔正上疏請浚會通河,太宗令工部尚書宋禮辦成此事,方有今日局面。”

陪伴在朱厚熜身邊的,是在那批參策離京後補入內閣的原工部尚書李鐩。

他揣摩著皇帝專門帶上他的用意——之前就有御史巡水天下,國策會議上確定的第一批三年國策裡就有清查天下水患水利一事。

這一回皇帝要沿運河南下,途中要去鳳陽和泗州祖陵,李鐩已經做了一個多月的準備工作,方便隨時回答朱厚熜的一些問題。

朱厚熜果然開口問了:“如今漕船缺數好點沒有?”

“回稟陛下,已經好多了。”李鐩心裡打鼓,“昔年劉六劉七賊軍攻濟寧,焚漕船一千二百有餘,漕船缺數一度逾三千二百。清江、衛河諸廠一年雖可造辦大小漕船近千,然或遇風浪沉溺,或有運軍盜賣,或老舊不堪再用。正德十六年陛下登基時,缺數是兩千。這三年來,缺數已經降到了一千二百餘。”

在這位面前,李鐩不敢隱瞞,所以把漕運官兵盜賣漕船這種情況也說了出來。

朱厚熜點了點頭,沒做什麼評論。

這是不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自然是。

但相比較於經大海轉運糧餉的過程之不可控,運河畢竟還位於陸地上,有沿岸的監察。

定都北京,就不得不面對諸多物資要穩妥供應北京所需這個大問題。

但這條運河的問題,也遠不只是它本身。

朱厚熜想先親自看一看。

船行於北直隸境內,這一程不是朱厚熜的重點。

他不是專門來遊玩的,也沒有在這裡就登岸去看看民生的意思。

沒必要。朱厚熜不是自小在皇宮長大的人,來自五百年後的他在腦子裡早有許多畫卷,比唐寅他們在廣東畫的更豐富。

他登岸去體察民情,反而是擾民。

坐在船上,偶爾看看運河兩岸及河道的情況就行。再有時間,召來隨行的臣子問一些情況便是。

皇帝甚至一直沒下船。

每天快入夜時,皇船會靠泊在碼頭。

會有當地的官員和士紳代表等候在那,朱厚熜也就是在船頭甲板上露個面,問幾句場面話、勉勵一二就作罷。

船造得不算大,朱厚熜也不嫌就睡於船上會顯得逼仄。

但文素雲和朱載垺這一大一小就很不得勁了。

經過最初半天的新鮮,兩人其實都盼著到岸上玩一玩。

用膳也簡單,出了宮,朱厚熜也不讓她們講那些規矩,就一起圍著小圓桌吃。

“想說什麼,說。”

瞥了一眼文素雲之後,朱厚熜嘴角微翹地開口。

“……沒,沒什麼。”文素雲覺得陛下這是在趕路,他沒心情玩——湖廣還有叛軍呢。

朱厚熜自然明白她的心思,笑了笑就說道:“再忍幾天,到了臨清,要留些時日的。知道臨清嗎?”

……

臨清位於山東境內,這是何許地方,文素雲自然是知道的。

如果套用後來的說法,此時的大明有三個人口超過百萬的超級城市:北京、南京、蘇州。

再後面排,則是人口近百萬的幾個一線城市。這些城市裡,杭州、揚州、廣州、開封、西安等等在後來都非常有名,但其中也擠進去了一個山東臨清。

在大明,整個山東最繁華最發達的城市,是臨清。

因為運河。

而如果算上流動人口,臨清很可能長期處於人口過百萬的狀態。

整個山東,臨清出了全山東一半以上的舉人。

臨清的糧倉可儲糧三百餘萬石,是此刻整個大明最大的糧倉。

而設定於臨清的鈔關,每年可以收上來的稅銀,也冠絕整個大明。

要明確一點來說明的話,商稅這一塊,臨清鈔關的稅收收入比整個山東省都高,佔到全國課稅額的接近四分之一。

用朱厚熜熟悉的段子來表述的話,臨清是此時還沒出現、但後來聞名於世的西門大官人的故事發生的原型地。

富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操控武俠

看見六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