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章、舊人退,新人進,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後就見皇帝放下了手寫的樣稿,抬頭看向了他:“朕記得你是泉州府人,你認識俞大猷嗎?”

既然已經知道了俞大猷是泉州衛副千戶餘元瓚的兒子,朱厚熜就算找到他了。

按這林希元的年齡看,他可能與之相識,朱厚熜想了解一下現在的俞大猷是什麼狀態。

這張ssr卡如今是什麼屬性?

林希元頓時感覺皇帝可能沒有更多的用意,只是單純對俞大猷感興趣。

所以俞大猷有什麼值得皇帝感興趣的地方?

“……臣與俞志輔本是多年同窗,一同於泉州府紫澤書院進學。志輔已有生員出身,本有意科途,無奈識得劍術名家和兵學隱士後多有分心,去歲鄉試不曾中舉。如今蒙陛下之恩,若襲替武職,將來也必定是文武全才。”

能讓皇帝感興趣,當然是大好事。不用自己尋覓到緣由和機會,既然皇帝親口問了起來,林希元立刻大加吹捧。

“兵學隱士?”朱厚熜意外地問了一句。

俞大猷學武功不是朱厚熜感興趣的重點,但是能讓他成為一名統帥萬軍猛將的自然不是以一敵十的武力,而是統兵作戰的本領。

能把他教出來的人,朱厚熜更感興趣。

“此人姓趙,名本學,乃是趙宋宗室後人,一直隱居泉州府。趙先生於《易經》堪稱大家,更以之推演兵法,與《孫子兵法》交相印證。臣進學便治的是《易經》,趙先生實則可稱臣恩師之一,只是不曾奪《易經》魁首,有愧先生教誨。趙先生已著有《韜鈐內外篇》、《趙注孫子兵法》,不曾外傳。臣聽舊友福建新科舉子王慎中書信中所言,俞大猷已拜入趙先生門下,是入室弟子了。”

逮著機會,他又提了王慎中的名字,這可是正趕來京城準備參加明年禮部會試的人。

先在皇帝面前提提名字也好啊!

林希元又發現了去做明報行總編輯的另一個好處——仍舊可以經常與皇帝私下交談,誰能輕視他的作用?

朱厚熜聽完滿意地點了點頭:雖然必定還沒進化,但是基礎屬性已經有了,只等升級而已。

“既如此,朕會遣人察訪一二。若果真有才學,便請這位趙本學先行進京供職皇明大學院。”

林希元臉色有點古怪:“趙先生……只怕並不願意。”

朱厚熜也不奇怪,他說了,隱士嘛。

何況以趙宋皇室後裔,為大明朱家賣命?

深深看了一眼林希元后,朱厚熜說道:“太祖驅逐蒙元光復神州,朕鏟滅蒲家,更有盡復燕雲之志,你這恩師既醉心兵法,何不共襄盛舉?再者說了,即便為了你的同窗舊友們、為了他的入室弟子,他願不願意,你也得出一份力。朕還是先會遣人察訪,但朕信你在朕面前所言非虛。”

林希元聽到“同窗舊友們”幾個字,心裡一震之後低下了頭:“臣明白了,臣一定竭力相勸。”

朱厚熜合上了這創刊號樣稿:“這份報紙刊行諸省後,朝野自會明白朕唯才是舉。胸有壯志之人,當慷慨赴盛世。你不也是在朕身邊有些時日後,下定了決心棄了那成為御書房伴讀的可能嗎?”

他笑著把這份樣稿放在了一旁:“這一期便如此,你做得很好,你選得也很好。懋貞,朕可以清楚明白地告訴你,現在你在青史上留下重重一筆了。”

這是他朱厚熜能確定的,原本有幾個人知道嘉靖朝有個叫林希元的進士?

但是,數百年後他一定會有這個標籤:第一份正式報紙的首任總編。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武功秘籍到武俠世界

堅強的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