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鎮安堡之戰,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條溝本無統一的名字,但今夜之後,它將因為這一戰得名。

主戰場在鎮安堡西面,足有一里餘縱深、寬闊三四里的區域,足以讓大規模的騎兵發起衝鋒、騰挪。

博迪的汗帳,移到了正對鎮安堡的那個山角,此地名為瓦窯。

在他的西南方,最還有人守著從馬家窯和雲川方向可能到來的援軍。

但是暫時只用衝擊鎮安堡,構築于山谷平地間的鎮安堡。

“重巒疊嶂,四面皆山,東逼兩河口,徑通邊外。山嶺高峻,朔騎乘之而下,勢若建瓴。凡入內地,堡輒被困,且兩河口外林木叢雜,偵了尤難。其三間屋、軸艫灣諸處,俱部長駐牧,防禦不易”。

龍川衛城中,唐順之向朱厚熜背誦著兵部職方司中關於鎮安堡的記載。

朱厚熜嘆道:“博迪進犯時,為何只是一路自獨石堡南下,一路從龍門所西侵?”

他覺得這鎮安堡更難守。

“所圖甚大,先難後易而已。”楊一清凝重地說道,“如今韃子選鎮安堡突圍,又燃山火阻追兵,捨命攻打之下,鎮安堡只怕撐不住多久。”

博迪犯了一陣昏,仍舊想固守赤城堡待援、企圖敗中轉勝。但是之前燕山西麓的策略是遇敵後先放虜騎入群山,博迪所部損失很小。而後俺答虞臺嶺大勝過於動搖大明軍心,諸路大軍都被他牽制在宣府西北。最後俺答又撤得乾脆,再調兵去合圍博迪是很難的。

若不是王守仁最早反應過來先奪回了龍門所,若不是博迪還不甘失敗,只怕眼下的合圍之勢也出現不了。

但博迪仍舊有近萬精兵加上諸多擄掠民夫在手,身處龍川衛城的朱厚熜及楊一清等人並不清楚那條山谷裡如今的情形。

這場山火,絕了博迪等人仍舊固守的後路,也確實阻攔了燕山西麓中明軍主力的追擊步伐。

現在只看鎮安堡能不能盡力守到援軍到來。

此時此刻,之前在龍門所外攻擊的察哈爾部騎兵也在全力向北面轉移,鎮安堡很快就將腹背受敵。

朱麒同樣率兵沿著邊牆用雙腿在急行軍增援,傅鐸在鎮安堡西北面率兵繞著山火穿插,鎮安堡內正面迎敵的,只有原先躲回鎮安堡留守於此的一千守軍——還有邊牆其他築堡墩臺要奪回、合圍、分散駐防。

除了這一個千戶所的兵力,就是李瑾、何全安、嚴春生帶來的人,一共不到兩千五,組成複雜。

三千五對萬餘。

李瑾官銜最高,大同鎮左副總兵。

何全安和嚴春生卻是錦衣衛裡的人,一個是南鎮撫司特勤所的統帥,一個是北鎮撫司特戰營的教頭、指揮僉事。

駐守鎮安堡的正千戶雖然分屬宣府鎮,眼下卻只有乖乖聽吩咐的份。

“嚴僉事,你的兄弟,能不能像之前在野狐嶺那裡一樣,摸到南北兩邊山頭,專打將領?”

面對李瑾的問題,嚴春生搖了搖頭:“那時只是出其不意。眼下南北雖有可隱蔽之處,但韃子可是必須踏平鎮安堡才好主力撤出的。況且,距離太遠,箭矢不及。正面接敵之時,我特戰營的兄弟派不上大用場。”

他望了望山火之下、夜色之中西面那一團比較亮的光點:“倒是能試著摸到對面瓦窯山上,看看能不能偷襲虜酋。”

“不能先打虜酋!”李瑾頓時搖頭,“虜酋一死,韃子沒了主心骨,必定四處逃竄,那可不好讓他們在這裡集中衝擊鎮安堡,盡殲敵軍了。”

“……”嚴春生看向了何全安。

這樣的局面,真想著能盡殲敵軍嗎?韃子可是過萬的,如果攻了鎮安堡一陣攻不下,難道不會衝擊旁邊的邊牆,一擁而出嗎?

“固守便好,韃子能同時衝堡的人數,與守軍差不了多少。”何全安淡淡說道,“韃子這麼多人馬,必定要破開邊牆或鎮安堡,盡屠守軍才好走。但留有一人,都需分兵斷後,這豈是北元之主北逃之法?來了!”

他說得沒錯,明軍也不是沒有騎兵。如果北虜當真是那種慌不擇路一味潰逃,出了鎮安堡也還需要翻越一些山嶺才能去壩上。

那樣,太難看了。

眼下軍堡在前,他們兵力數倍,又是同仇敵愾一心破堡而出,沒到那種需要分散出逃的局面。

在有限的場地裡,騎兵開始衝鋒了。

博迪看著麾下,目眥欲裂。

當年的怯薛軍何等威名?此刻,卻要用來如此攻堅,為的只是踏平此堡,讓他們的大汗“逃”出去。

即便真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