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3章、西南難道不能再大點?,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開始扭轉局勢,是憑他沐家在雲南的威望,授予了一批准備襲封土官的青壯一代冠帶,允諾平叛後為他們奏請官爵。這樣一來,才調集了一批心向大明的土司“民兵”,打贏了第一仗穩定了局勢。

隨後朱厚熜下旨讓他和伍文定一起剿撫叛軍,沐紹勳可以帶正規軍了,又分兵夾擊攻破了最初叛亂的安銓的數道防線,這才擊潰了叛軍主力。

整個平叛的過程裡,沐紹勳率部斬首近三千級、招降兩萬餘。所以,他懂得伍文定說的是什麼意思。這幾年裡,先把雲南諸土司和外滇的問題解決,將來是可以參與到交趾大事的。

他當然看得出來海師設在廣東是為了交趾。

可是沐紹勳並不曾有資格聽到軍務會議上的密議,不知道皇帝說的那句“可封王”。他以史為鑑,只從史冊和沐家一代代的變化裡覺得,謹慎一點沒錯。

不光勳臣,藩王都要降等襲替了。他當時咬咬牙擅自出擊,也是為了兒子將來仍然是國公。

“原來如此。”沐紹勳仍舊說道,“欽使到了昆明,陛下若有旨意自會宣示。督臺,還是先看看陛下如何吩咐吧。”

伍文定拿他沒辦法,最後只能說道:“若路上再無變故,當是下個月初五到昆明。國公,安寧伯雖是在廣東出生長成,畢竟根是在雲南,在安寧州。伯安亦有書信予我,朝廷對西南必定是有方略的。國公實應多多思量,不必謹慎至此!”

沐紹勳凜然道:“沐家世受皇恩,若陛下有命,沐家自當效死!”

伍文定本是想勸沐紹勳趁皇帝派了欽使來的機會,好好向陛下奏明西南的一些事情。於公,他希望剿撫得當,讓雲南再度安定下來。於私……他並沒有太多私心了。年已六十一,伍文定並不指望還高升一步,只希望與王守仁一樣,一北一南在這西南邊陲也有些功業,有些身後名。

聽著沐紹勳滴水不漏的話,他只能遺憾告辭。

沐紹勳心神不定,他始終想不透陛下為什麼要派那麼年幼的皇長子遠赴雲南。若說給些恩榮,讓皇長子一路送出京城也足夠隆重了吧?

更何況,鎮守太監那邊先傳過來的話是:皇長子要在黔國公府盤桓一段日子。

一段是多久?陛下要皇長子在這裡盤桓什麼啊?

回到了後宅,他六歲的女兒也愁眉苦臉地過來了:“爹,娘又哭了……”

沐紹勳知道是為什麼,又是長嘆一口氣:“哭什麼啊,朝輔這不是才四歲嗎,還有兩年……”

二十七的沐紹勳有過兩個兒子,都早夭了。如今這第三子長到了四歲,但按照黔國公府一貫的做法,還是要送去京裡的。當然了,如今的新規矩,說是去禁宮中的中圓殿上學,陛下還會親自教。

萬般心事在心頭,沐紹勳只能先去勸勸夫人。

旁人只知道黔國公世代鎮守雲南的恩榮,又怎知黔國公府世代的不安與苦悶?

雲南正因為皇長子的到來而轟動,官員就不說了,不管是已經半土半流的那些內滇土司還是正在爭奪地盤的外滇幾家,都派了人來到昆明。

這也算大明天子的恩威第一次以皇長子到來的形勢普照雲南,官民都在談論皇長子以及御書房伴讀學士是怎樣的人。

至於靈璧伯?不熟悉……

長途跋涉了四月餘,皇長子終於一路送著楊一清的靈柩到了雲南府治所在的昆明縣,離安寧州只有一站了。

這一站卻不必再繼續跟著走,等楊家在安寧州再準備數日,才會是正式的葬禮。

朱載垺在湯紹宗、楊博、沈柏等人的陪伴下來到了黔國公府,伍文定和雲南鎮守太監及諸官自然一同到來。

沐紹勳攜一家在門外迎候,朱載垺地位非凡,兩顆眼睛好奇地看著他們一家,還看到了那個粉雕玉琢一般的妹妹。

迎到了黔國公府之內後,沈柏就拜見了黔國公夫人,請她與一同來此的內臣、侍女帶著朱載垺去了後宅。

隨後,他又等著諸人寒暄客套完,這才清了清嗓子說道:“黔國公、雲南總督伍文定、御書房伴讀學士楊博、雲南鎮守太監嶽旺接旨,請其他人等先各回有司辦差。”

雲南左布政使邵錫等人聞言眼神一動,隨後先默默地站了起來口稱“臣遵旨”,一一離開了正堂。

果然不只是來送楊一清歸葬。

如果旨意只給這四個人,為什麼不尋個機會一一請到僻靜之處,要讓其他官員先知道有旨意再退避?

那種沒資格參與的感覺是不好受的,陛下應該會考慮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