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1章 調查,貞觀小閒王,悟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慎聽到謝之安的話就知道他是什麼意思,謝之安是想要攀上自己這個大樹,真是人老精馬老滑, 一有機會就想要向上爬。 “謝族長的美意本王心領,不過謝族長的孫女嘛就不需要了。 本王乃是皇室宗親,陛下從小就教導本王要一心為了我大唐,為了大唐的百姓。 所以本王從來都不沉迷於女色,也不願意享受,一心為朝廷效勞。 深居簡出,樸實無華才是本王的追求。 每省出來一文錢,都將是對我大唐的貢獻。” 李慎一臉嚴肅的拒絕道, 他是一個好人,一個樸素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 李慎的話把謝家父子都聽愣住了,不是傳說紀王奢靡無度,只懂享樂麼? 不是傳說紀王生活奢靡,就連家裡的地磚都是金子做的麼? 這怎麼跟傳聞的不太一樣啊。 “是小人唐突了,紀王殿下的品德如此高尚,心懷天下,實乃我等的楷模。 若我等商人都能夠有一顆紀王殿下這種樸實的心,去幫助百姓,那我大唐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謝之安第一時間出來表達自己的贊同和對李慎的崇拜之情。 “哈哈,謝族長說的好,我們為商者,自當報效國家,國家昌盛了,我們的買賣也會越做越大。 今年商會準備修建兩條水泥路和兩百所學院,若是謝族長有心不防可以捐一些錢財出來,到時候會把謝族長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 李慎哈哈大笑,時刻不忘拉贊助。 謝之安趕緊點頭稱是,表示自己一定會多多捐款。 之後謝之安也表示告辭,明日就啟程回謝家莊。 等謝之安走後李慎寫了兩封書信,招來薛仁貴說道: “仁貴,這裡有兩封書信,你讓人送到我們在滄州的報社,讓他們發六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 就說是本王既有急事,不可以耽擱。 這一封是給王玄策的,讓他快馬加鞭趕來滄州。 另一封送給我大哥,如果我阿耶回來了,那就交給我阿耶。 速速去辦。” 李慎把兩封信遞給薛仁貴,又拿出了一塊玉牌,這是傳遞訊息專門用的紀王令, 除了情報人員,誰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塊令牌。 這是王玄策親自設計,讓王府的工匠雕刻的。 薛仁貴接過兩封信和玉牌立刻出去安排。 李慎給王玄策寫信沒有重要資訊,就是讓他快馬過來,他現在需要王玄策在身邊。 他自認自己除了有些前世的經驗外,論聰明才智,論政治覺悟,都比不過這些古人。 他需要王玄策這個智囊給自己出謀劃策,王玄策能夠借勢滅一個國家,聰明才智那自然不必多說, 而且王玄策祖上是武將出身,自小就熟讀兵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 李慎想要藉助的就是王玄策的政治嗅覺,這些年王玄策在紀王府當長史,經常跟朝廷官員打交道, 主要是本該李慎去做的事情,李慎都會以各種藉口讓王玄策去做,所以這些年王玄策鍛鍊的很不錯,可以說是遊刃有餘。 信件發出去後,李慎一切如常,第二天親自去了一趟刺史府衙門, 由於告示貼了出去,告示上已經說明紀王在此,還真有商人來舉報李大辯的惡行,並且提供了證據,包括敲詐或者掠奪了他們多少錢財。 李慎讓人一一記下,無論是多少錢,只要有個數就行。 李慎也去見過李大辯一次,不過按照規定,李慎是不能單獨見李大辯的,需要作為刺史的席辯陪同。 這是律法,李慎不是監察御史,也不是朝廷派下來的黜陟使,甚至連個官職都沒有。 李慎的這次見面意料之中的沒有問出來任何東西。 李慎也不失望,本來他也沒有準備問出來什麼。 第三天,李慎連衙門都不去了,而是帶著人在滄州閒逛,購買一些物資器具, 有多東西都是不值錢但是嶺南需要的東西, 比如農具,布匹等等,李慎是大批次購買,就跟不要錢一樣。 到最後把農具和布匹的價格抬高了一成有餘。 滄州城內的農具都被李慎給買光了。 ~~~好久不見~~~~ 刺史府內,席辯的一名親信正在跟席辯彙報, “使君,那紀王這些天就是在滄州城裡閒逛,採買。把市面上的農具都給買光了。 這幾天小人親自跟隨沒有發現什麼異樣。” “你沒有被發現麼?”席辯端坐於上,喝著茶水問道。 “放心吧使君,小人跟的很遠,不會被他們發現的。”親信信誓旦旦的說道。 “嗯,不管這個小王爺幹什麼,你要牢牢的給本官盯牢了,本官有種感覺,這位小王爺是衝著咱們來的。” 席辯點點頭。 “是,使君。” 席辯揮了揮手,讓親信下去,然後獨自思考起來。 聽李慎對李大辯的話,席辯猜測李慎肯定是意有所指,而且這個指得很有可能是自己。 要不然李慎當著自己的面說出來。 他現在不知道的是,李慎來是衝著自己來,還是真的如他所說是正巧路過此地。 “使君,使君,小人有要事稟報。”外面傳來稟報聲。 “進來。” 只見一名下人推門而入來到席辯的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