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5章 建橋,貞觀小閒王,悟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慎還不知道自己被偷家了,還在武厲邏逍遙快活呢,這些天李慎是親近大自然,也不住在馬車上, 就在外面搭帳篷,在帳篷裡住,八九月份晚上看著天上的星星,聽著外面蛐蛐的叫聲, 空氣中只有芬芳,沒有尾氣,沒有霧霾。 懷中躺著美人,說些悄悄話,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只可惜陸定娘和武媚娘沒有來,要不躺在女人堆裡更加符合李慎的人生觀。 就在李慎逍遙自在的時候,他要求的修橋材料也都到了。 李慎早就已經畫好了圖紙,其實要是那種跨度大的橋樑,李慎也不會建設,什麼工程力學啥的李慎也沒學過, 不過這種跨度小的李慎自信還是可以的,況且王洪福還把王府負責建築的兩位工匠派來了。 他們雖然也不會什麼工程力學的知識,但是經驗豐富,蓋房,修橋都做過。 在古代這些東西都是靠的經驗,師傅帶著徒弟,雖然沒有固定的名詞和運算方式, 但是所有的經驗還是都被記錄了下來。 兩位師傅看了李慎的圖紙,並且交流了一下李慎的想法,最後經過建模,兩位師傅表示可行, 其實李慎的方法跟後世修建橋樑差不多,用一米見方的鐵板插入河水中,然後把裡面的水弄出來,清除底部的淤泥,在挖一下,然後再放鋼筋,最後用水泥澆灌, 這樣一個橋墩就做好了,至於說均勻的問題就是在灌水泥的時候敲擊鐵板, 正常後世都是兩個橋墩一排,李慎為了安全一排三個橋墩,這樣橋面也會很寬。 橋面用事先做好的鋼筋混凝土橋板放在橋墩上,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李慎準備用幾個大型滑輪組, 這也幸好是河面不寬,橋板不是很長,要不然也只能在橋墩上架手腳架鋪木板,直接水泥澆築了。 一切商量完成,李慎開始招募人手,高句麗的人手有的是,現在也不是農忙, 李慎招人的待遇沒有錢財,就是供飯,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六個時辰。 一天三餐兩頓有肉,每日還給一斤糧食, 這對於現在的高句麗人來說那就相當於高階白領的待遇,而且還能給家人賺一點糧食, 大唐雖然有救濟,但是隻能吃個半飽,保證餓不死就行, 報名的時候人山人海,只不過李慎的要求就是健壯,這本來就是力氣活,而且一家只能有一人加入。 為了趕工,李慎招了上千健壯的勞動力,而且還有健壯一些的婦女負責給這些人做飯。 李慎還特意搞了一個奠基儀式,用綁了紅色絲綢的鐵鍬挖了第一鍬土。侍衛們和百姓熱烈鼓掌, 一些會畫畫的百姓畫下了這莊嚴的一刻,貞觀十八年八月十八日,大唐帝國皇帝第十子紀王李慎在此地建築一座利國利民的橋樑。 之後李慎扔掉鐵鍬,走回乾淨的地方,扔掉套在鞋上的用絲綢做的鞋套,他的鞋很貴的。 “開工”李慎下達了開工的命令。 ~~~~~~~~~~ “報~~~~紀王殿下,這是陛下的密旨。” 李慎正在工地不遠的帳篷裡喝著茶水,薛仁貴帶進來一名百騎進來。 “我阿耶的密旨?”李慎有些狐疑的接過來看了一眼封條,完好無損,沒有開啟的跡象, 然後轉過來看了看正面,李慎就肯定這一定是李世民給他的信,因為正面寫著“敕:逆子。”三個字。 李慎一癟嘴,撕開信封,開啟信看了起來。 上面第一句就是痛批李慎,大概意思就是說李慎無能,說李慎膽小怕事,說李慎窩裡橫,就知道跟自己人爭,為什麼就不敢跟那些武將幹, 問他有什麼好怕的,一個小小趙元他都不敢動,還成天說自己是紈絝頭子,不知羞恥。 反正前面是把李慎說的一無是處,恨鐵不成鋼,字裡行間的意思就好像是說李慎當時就應該把四位將軍都乾死才對。 李慎看完上半部,腦袋都疼,他現在都有畫面感,李世民站在他面前對他一頓狂噴。 接下來說的就是正事了,但是就幾句話而已,第一讓他等待後面的二十萬大軍,然後跟著程咬金一起回前線,不回去就是抗旨,抄家罰沒家產。 第二就是讓他做好督軍一職,一切按照軍法軍規行事,大元帥無權過問,讓他放開手腳幫助李承乾穩住地位。 第三就是整頓軍紀,去除軍隊的不良風氣,要按照李慎護衛營的標準執行。 看到最後李慎反過來調過去發現沒有了,這讓李慎這個氣惱,合著正事就這些,剩下的話都是訓斥自己的。 而且還要抄家罰沒財產,這個爹是不是惦記他很久了,想要找個藉口偷家。 嘆了一口氣,李慎把書信放在蠟燭上點燃,別管是不是密旨,這上面這麼多罵自己的話就不能讓它存在。 李慎知道李世民肯定不會讓自己回去的,所以他才一直留在武厲邏,要不然他早就回長安城了。 這件事李世民早晚都會知道,都不用自己彙報,作為帝王,尤其是李世民這種對國家的掌控這麼強的帝王,肯定有自己的情報系統。 只不過李慎現在不知道李世民到底要如何處理趙元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