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3章 回高句麗,貞觀小閒王,悟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慎的籌錢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就籌集了四十多萬貫,而第三天下午就籌夠了一百萬貫,比預期的八十萬還多了二十萬。 很多人不願意離開,都想把錢借給紀王府,哪怕是沒有什麼利息,甚至有的人送來一千貫說不用還也行。 不過紀王府李慎最大,李慎說的話必須要嚴格執行,所以道一百萬貫以後無論誰的錢都不收。 這一百萬貫裡大部分都是大商人,最少都是一萬貫起,像李慎的舅父第二天就命人拉來了十五萬貫。 拿出錢的人喜笑顏開,沒送出去的捶胸頓足,彷彿錯過了五百萬一樣。 第四天早朝,李慎又掐著點姍姍來遲,他可不願意像個傻子一樣在朝堂上待兩個多時辰, 看到紀王走進大殿,很多人都猜到了他為何而來, “見過阿耶。”李慎上前行禮。 “有何事?” “啟稟阿耶,借錢的事已經辦完了,共計籌到錢財一百萬貫,這是賬本請阿耶過目。” 李慎說完把賬本拿了出來,王德下去接過賬本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翻看起來,裡面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沒有一絲弄虛作假。 “嗯,你做的很好,既然如此今日就開始運往民部,唐愛卿,即日起立刻開始著手二十萬大軍物資, 兵部挑選府兵前往契丹境內集合,先發糧草,把育才學院的將士都調回來,讓他們一起前往高句麗。” 李世民下旨道,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糧草物資裝備齊全就可以發兵高句麗。 “阿耶,十弟果然有本事,短短三天居然就能籌得百萬巨資,看來十弟在民間威望很大啊。” 就在大家都準備下朝的時候,李泰突然說出這麼一句話,而緊跟著李治也接話了。 “四哥所言甚是,十弟在民間確實有很大的聲望,啟稟阿耶,十弟如今為朝廷籌得百萬軍費,為阿耶分憂,兒心慚愧, 兒也想為阿耶分憂,兒請負責各地水利建造,為大唐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望阿耶恩准。” 李世民聽了李治的話看了李治一眼,對著下面說道。 “晉王的請求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陛下,臣覺得晉王一片孝心,一心為陛下分憂,可以鍛鍊一下晉王。” 門下省侍郎楊元義站出來說道。 “臣也覺得如此。”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之間支援李治計程車族官員紛紛出來贊同,只不過李泰那邊沒有反對, “那既然如此,就由你來監管吧。”李世民看沒有反對意見,也只能說道。 不過這個老九他還是蠻喜歡的,鍛鍊鍛鍊也好。 李慎的臉色卻不是很好,這倆貨剛剛的話是在給自己種草,一次兩次沒有關係,可是如果經常這麼說,就會有人相信。 到時候李世民是否會擔心他就說不定了。 下朝後李世民告訴李慎他還能在長安逗留三天,三天後要先行離開回高句麗。 下次回來就不一定什麼時候了。 所以李慎回到王府就開始召集緊急會議, “老王,馬車工坊建成後,不要光做運輸的馬車,還有乘坐的馬車,而且還要做三個檔次,低配,中配,高配,價格要多翻幾倍。 還有讓實驗室研究一架大一些能夠坐人的馬車,一會我會劃出圖紙,我們要在長安內做運輸人的生意。 本王稱之為公交車,路線一定要規劃好,先開通幾條,剩下的等我回來再說也行,兩三匹馬拉就行,不管什麼地方上坐多久坐多遠都只收取一文錢。 還有西北的棉花收割後做成棉衣棉褲,還有被褥,就跟王府樣式差不多就行,布料就用棉布就可以。 不用做的太精緻,我估計軍隊會用上,到時候我們可以大賺一筆,但是記住一定要給農戶足夠的利益,他們明年才會更加賣力的種。 王府所有的建設一定要快,不行就多招人。”李慎率先交代任務給王洪福, 因為他負責的是賺錢,李慎對於賺錢的事最在乎。 之後他又對王玄策說道; “玄策,倭國的事情也要加緊辦,還有海賊的任務不光要打劫倭國的船隻,運往倭國的所有船隻都要繳納一定的保護費,不然就劫他們的, 還有就是讓船沒事多在大海里溜達溜達,看見有島嶼就標記在輿圖上,很多島嶼都有特產。 發現好東西值錢的本王重重有賞。” 其實李慎還有很多想法,只不過如今他要去高句麗,只能等回來後在做了, 這次他去準備加快速度,為了能夠早些回長安他準備動用更多的熱氣球。 還有石脂水做成的火油彈。燒了就燒了,反正也不用他重建。 “王爺是準備回高句麗麼?”王玄策問道。 “對,三天後本王就要走了,今年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完,其他的就等我回來在做。”李慎點點頭。 王玄策也點點頭,紀王是王府的頂樑柱也是指路燈,紀王府如今的發展都是按照李慎的規範發展的。 “仁貴,讓人多弄一些石脂水,還有去實驗室把剩下的熱氣球都帶上,有多少帶多少。這次本王去會加快對高句麗的進攻速度,爭取早日回來。” “王爺,一切都要小心為上,戰場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