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4章 時局與倭國情況,貞觀小閒王,悟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有的事情李世民都從李慎口中得知了,當初聽到一萬多斤黃金的時候他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他覺得應該是李慎嫌一百五十萬貫運輸的太麻煩,所以才會用黃金方便運輸。 直到剛剛他聽到王德說外面寫了當日的金價,他才有所頓悟。 趙國公府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黃金,當初李慎的神珠把各大勢力的黃金八成以上都騙到了他的內帑,價值幾千萬貫。 就算這些年有不少外來的黃金,但大部分都做成了器皿飾品。 誰會沒事囤那麼多的黃金。 他看到過長孫渙跟大唐第一商會簽訂的那份借款契約上面寫的很明白, 要麼還黃金,要麼就按照市價折算成銅錢歸還。 也就是說只要黃金一漲價,趙國公府所還的黃金價值就要超過當時借款的一百五十萬貫了。 他突然想起當年李慎報復他的時候用的那個計謀。當時一夜之間他手裡的黃金價值就少了數百萬貫。 事後他還研究了很久李慎用的手段。 現在看來李慎當初就已經給長孫渙下了套,賺取利錢的同時,本金也會大幅度增長。 這個敗家孩子也太損了,也太精明瞭,竟然做一步考慮五步之後。 看來這次趙國公府是要大出血了啊,聽說這兩年趙國公府跟紀王府合作賺了不少錢。 這一次估計都得還回去。 “這件事沒有觸犯律法,朕也管不了,時刻注意動向就行。” 李世民也不想管的太多。 第二天黃昏,大臣們下朝時再次看到昨天的那個牌子,不過今天寫的有所變化, 牌子上今天的金價從一兩黃金兌換九貫五百錢,變成了一兩黃金兌換十貫七百錢。 長孫無忌看到後眼皮跳了跳,他感覺很多同僚都在看著他。 正如李世民所想的一樣,他府上哪裡有那麼多的黃金,最多也就千斤而已。 “趙國公,情況不太妙啊。”高季輔低聲說道。 長孫無忌沒有說話,看了一眼牌子,然後向著自己的馬車走去。 他也不是軟柿子,說給錢就給錢,怎麼可能,如今陛下都沒有強行要求他還錢,這件事明顯是紀王的計謀,他不想妥協。 就在李慎要錢的時候,新羅派使者團來到長安,他們的女皇金善德去世了, 他們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夠任命善德的妹妹真德為新羅新王,並且得到大唐皇帝的冊封,這樣才名正言順。 而這次來的正是新王金真德的弟弟金春秋和他的兒子金文王。 當李慎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跟王玄策商議了一下覺得,他們這次來一定還有背的事情。 大唐把高句麗打殘了,全都趕到了鴨綠江以東,壓縮了他們的活動範圍。 他們的勢力在一點一點的向新羅和百濟靠攏,新羅現在國內駐紮了大唐兩萬將士, 為此新羅特意劃出來一大片土地,單獨作為大唐將士的活動區域。 還要負責大唐將士的糧草物資,來換取大唐的庇佑。 新羅和百濟早晚都是大唐嘴裡的一塊肉,這是李慎必須要做的事情。 除了這件事之外,太子李承乾宣佈提拔任命中書舍人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 這一道命令不知道是否經過李世民的同意,反正李世民沒有任何反應。 不光崔仁師,還有幾個韋家的官員的相應得到了提拔,這裡面就包括李慎的兩個舅舅,韋思齊,韋思禮。 “王爺,這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朝廷內部的一些事宜。”王玄策彙報完時事政治之後,等待著紀王的吩咐。 今天的事情沒有一樣能夠提起李慎的興趣的,只有新羅的特使來了,李慎才稍微有了點反應。 “嗯,那個倭國那邊怎麼樣了?”李慎喝了一口茶水提了提神。 倭國計劃執行了兩年多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回王爺,年初狄仁傑傳回訊息,已經建完了外圍城牆,今年開始建設內部的房屋等。 不過按照王爺的要求建造成,內中外三城目前還差很多。” 王玄策彙報道,當初李慎給的圖紙就是要建造內城,中城,還有外城。 內城作為大唐人生活的地方。 中城市是作為買賣娛樂為一體的活動區域。 外城才是倭國人允許進入的地方,交易區,還有駐軍區。 當初李慎想把倭國的這座城打造成大唐不夜城,後來發現不現實。倭國百姓窮的叮噹響根本就消費不起。 而倭國的一些貴族一是距離太遠,二來他們也不見得富裕到哪裡去。 所以李慎改變了計劃,把這座城市作為要邑城市,為了以後征服倭國做準備。 “沒關係,現在讓他先修建內部就好,別忘了給本王修那座王府啊,明年本王可能會親自去一趟。 還有立刻招募更多的倭國百姓,修建港口,我們要有自己的港口,記住我們要土地所有權,無論他們要多少錢,我們都給他, 但要簽署契約,買下來的土地必須歸本王所有,租借也可以,租期最少一百年。 這將來可能回事我們發動戰爭的藉口。”李慎想了想吩咐道。 倭國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尤其是對大唐的本土,這裡可以說是太平洋的一個門戶,未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