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9章 與長孫無忌的辯論,貞觀小閒王,悟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孫無忌的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李慎,只有極少數人偷偷看了長孫無忌一眼,

就連同為宰相的房玄齡都忍不住扭頭掃了一眼長孫無忌。

程咬金看完長孫無忌之後,更是抬頭偷偷看了一眼李世民心道:

這個老虎雞太他嗎壞了,這不是給紀王上眼藥呢麼?

不過他心裡卻是抱著看熱鬧的想法,一個老陰貨,對上小陰貨,他倆到底誰能佔據上風呢?

這倆人各個頭頂流膿,腳底生瘡,都壞到家了,這倆人幹起來肯定有好奇。

李世民聽聞長孫無忌的話後也是眼孔一縮,他突然間好像明白兒子為什麼要來這麼一出了。

先是致仕,致仕之後拿出賬單要錢。

老十這麼大費周章一定是跟長孫無忌說的那個私自犒賞三軍有關。

無論哪朝哪代,私自犒賞三軍都是大忌,被認為有拉攏軍隊之嫌。

難道外界有什麼傳言,是他不知道?

想到這裡,李世民不由得看了一眼王德。

王德手裡面也有一支負責打探情報的組織,為什麼沒有對他說起此事?

“趙國公,你這話就不低了,本王何時私自犒賞三軍了?本王只是可憐我大唐的邊軍而己。

他們與府兵不同,他們是常駐邊關的,那等苦寒之地,朝廷竟然讓他們一日兩餐,而且一點葷腥都沒有。

你們這些所謂的朝中重臣,國之基石,在後方每日高談闊論,就沒有一個人想想邊關的困苦麼?

他們為了我大唐一首守衛在那裡,若是沒有他們,你們還能有機會在這裡跟本王辯駁?

趙國公你也是上過戰場殺過敵的人,怎麼這才短短的三十年,就讓你忘了作為將士的不易了麼?

還是說你趙國公居功至偉,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己經不把我大唐的鐵軍放在眼裡了?”

李慎的這三連問可謂是犀利,就連長孫無忌也在心中佩服,就連房玄齡等人也暗自點頭稱讚。

朝堂爭辯乃是常有之事,雙方都要搶佔道德的制高點,誰站住了大義誰就勝利了一大半。

長孫無忌抓住了李慎私自犒賞三軍的把柄,站在了皇帝一面,李慎就有拉攏軍隊之嫌。

而李慎則是抓住了長孫無忌久居廟堂,不聞民間疾苦,站在了軍隊一方。

李承乾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後,不禁對這個十弟表示佩服,趙國公老謀深算,更加善辯,

在朝堂爭論上幾乎沒有對手,就連三省的幾位丞相都不願意與之交手。

今日老十竟然能夠與長孫無忌過招,哪怕是輸了,也是雖敗猶榮。

“紀王殿下言重了,老臣怎能忘記那段時光,那時老臣還是秦王府的一位謀士,

當年我們跟隨陛下一同征戰沙場,也算是九死一生,其中之苦難老臣如今都銘記在心,

有時還能從夢中夢到當年那些戰死的英烈,每每想起都讓老臣暗自神傷。

經過千難萬難,最後才建立起這大唐,在陛下的勵精圖治之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才有了這盛世景象。

邊關非戰時兩餐,是先帝所定,我等怎能隨意更改,這豈不是對先帝不敬?”

長孫無忌說到動情之處,一臉的悲傷之色,把李世民都拉進了那段回憶當中。

李慎聽到對先帝不敬,一點都不慌亂,慢條斯理的辯駁道:

“當年大唐初建,國庫空虛,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先帝才會立下此規,

我聽說那時一年的稅收只有三西百萬貫而己,百姓都都是吃一餐,

可如今呢,一年稅收翻了幾倍,若是在加上本王的商會捐贈的,一年兩千多萬貫,近三千萬貫。

我倒要問問三省六部,這些錢哪去了?

趙國公說先帝定下的規矩不可改,那我倒要問問在場的各位,大唐成立三十年,

當初先帝定的俸祿,你們可是漲了幾倍了吧。

若是依趙國公所說,那是不是要把官員的俸祿也往下降一降,跟開國的時候一樣呢?”

李慎可以肯定,民部的錢一定有問題,連賬目都非常混亂,更何況是使用了,

電子監管都管不住,更何況是人來監管。

只不過因為沒有太大的出入,李世民也不想去查罷了,要不然很可能會牽扯出一些重臣出來。

李世民對李慎的說法暗自點頭,引用先帝規定,那不能改這個就不允許改那個,這個禮說不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