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6章 逾制,貞觀小閒王,悟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熱鬧討論的場面李慎不得不對他的皇帝老爹佩服不已。
他爹果然厲害,僅僅是一句開玩笑的話。
就讓所有大臣和皇帝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近一步,變得更加融洽。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產生了共鳴,感同身受。
本來剛剛莊嚴肅穆的朝堂,轉眼就變得其樂融融。
當皇帝的果然就是不一樣,這一點太子李承乾再學幾年都不一定能夠學會。
可就在此時,一道聲音打破了這融洽的氛圍:
“啟稟陛下。”
一瞬間大殿內就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看向這個不合時宜的人。
只見說話的人是晉王李治。
李治給李世民行了一禮然後說道:
“啟稟陛下,兒有一事不解,還望紀王解惑。”
“哦?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只管問便是。”
李世民點點頭。
“多謝陛下。”
李治扭頭看向李慎。
“老十,剛剛唐尚書所言,大唐第一商會十個月上交了一千一百貫的錢財。
據我所知,大唐第一商會除了每年收取牌照的費用之外,大部分的錢財來自於擔保的費用。
擔保費平均下來差不多佔了成交錢財的一成。
也就是說這一千一百貫需要成交至少一億貫錢。
可我大唐從開國至今也沒有鑄錢一億貫,那你的稅收是如何來的。
莫非是你為了貪功,欺壓百姓,盤刮商賈所得?
又或≈x4b7e;是你私造錢財了?
不知道你能否為我解惑呢?”
ad pos=&ot;iddle&ot;/ad 李治緊盯李慎的雙眼,想從李慎的眼中看到慌亂,緊張。
在場的官員聽後也是一愣,對啊,大唐至今也沒有鑄錢到一億貫啊。
雖然因為商業發達了,銅錢不夠用,朝廷鑄了一些錢,但很多都流到了那些剛剛佔領的地盤。
比如四周的一些小國,還有北方,還有如今的遼東道。
沒有這麼多成交額,怎麼收上來的錢財。
他們可是聽說,大唐第一商會最多收費高達兩成半。
李世民也眉頭緊皺,李治這個問題提的很關鍵啊。
若是李慎真的為了貪功,欺壓百姓,盤刮商賈,那這將會給朝廷和皇家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紀王,你給解釋一下吧。”
雖然李世民也不相信李慎會這麼做,但還是解釋清楚為好。
李慎眼中並沒有緊張,也沒有慌亂,而是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李治。
看的李治很是不舒服。
李慎環視一週,看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不由得搖頭。
“唐尚書,你是否明白?”
他看向唐儉這個掌管天下財富的總管問道。
“臣略懂一點,不過肯定沒有紀王殿下你懂得那麼透徹。”
唐儉謙卑的說道。
李慎點點頭。
“嗯,還不錯,至少你管著國庫的還懂一點,不然本王會很擔憂的。”
說完他來到李治面前,看了李治一眼,拿出自己的一塊手帕。
“九哥,我這塊手帕比如價值一萬貫,我倆交易把手帕賣給你。
這手帕是絲綢做的,我雖然有工坊,但沒有原材料,於是我拿著你的錢在四哥那裡買原材料。
本站採用okie技術來儲存您的「閱讀記錄」和「書架」, 所以清除瀏覽器okie資料丶重灌瀏覽器 之類的操作會讓您的閱讀進度消失哦, 建議可以偶爾截圖儲存書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閱讀的小說!
四哥去下面的百姓手裡購買,花的錢還是你出的錢,
然後下面的百姓在用這筆錢去買一些生活用品,而這些賣生活用品的掌櫃賺到錢,在買你的手帕。
這就是金錢流通。
這麼說你應該明白我們商會為什麼會收這麼多錢了吧?”
這麼簡單的迴圈問題你要是還不懂,我也不跟你這個傻子解釋了,這就是李慎的想法。
李治稍微想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批發成品需要繳費,批發原材料也一樣要繳費,錢還是那份錢,只不過被李慎抽走了一些。
其實就跟交稅是一個道理,不過李慎叫擔保費罷了。
其他大臣也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