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部分,唐朝好舅子,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柳木笑問:“皇叔,兩年三熟、一年一熟的米。您要和一年三熟的米比價,你這不是在欺負人嘛,您老讓遼東的農戶還活不活,我倒是認為挺合適,一分價錢一分貨。”
“行了,不和你說這些了。我叫了幾個米市所在的州府過來議事,也讓米市派出代表過來談一談這件事情。”
“那麼,皇叔我就回長安了。”
李神通送柳木到船邊,看著柳木上船,一直到船動了李神通還沒有離開。
長史過來李神通身旁:“大總管,為何不與柳駙馬細說那米價的事。”
“他有他的理,一年種一收的米比一年三收的米貴確實沒錯。但咱們有咱們的理,米價不穩,糧價就會不穩,各州府的民生就會不穩,這一點給他說也沒用。在米商代表沒有來之前,先下一道公文,任何人敢用劣米冒充好米,輕則百倍罰,重則抄家。”
“是。”
船上的柳木事實也想到了李神通要說的事情。
米這東西,蒸好之後讓柳木吃或許還能分一個好壞出來,還是稻米的時候柳木也看不出好壞來,在後世的超市全憑品牌與商家的良心。
所以柳木也不想參與李神通就米價的事情。
市場總是會受到衝擊的。
半月後,長安。
關中大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李世民才二十八歲,鬢角上已經多了幾根白髮。
這何止是一個愁字能夠形容的。
關中,又叫八百里秦川。也就是四關之內,東有函谷、西有大震關、南有藍關、北有金鎖關。四關之內,關中之地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大秦憑關中之地徵天下。
關中一詞是東晉徐廣為史記註釋的時候提出的解釋,並有了關中這個範圍。
李世民坐在書房之中,面前只擺著一碗白粥,一小碟醃菜。
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各地的告急文書一天一份。
房玄齡、杜如晦、蕭、崔君肅四人一起來到了李世民的書房。
“情況有多嚴重?”李世民沒抬頭,依然在看著手中的表章。
第0586節 關中大旱災
蕭上前:“聖人,關中五十四縣。五十縣報了災,其中北十三縣,西十七縣重災。已經發現蝗災的苗頭,估計會顆粒無收。”
“還有四縣!”李世民心說這總算是壞訊息之中的一個好訊息。
蕭再說道:“聖人,這四縣分別是,華原、三原、涇陽、高陵四縣。全是柳駙馬管理的縣,水道縱橫無數,水井無數,水車無數。只要渭水、涇水沒斷流他就不怕大旱。雖說今年可能不會豐收,但減產也會有限。”
“行文,將這四位縣令升任州官,依舊在關中任職。”李世民下令。
房玄齡上前:“聖人,暫時不可。可等今年考評之後,明年初再升不晚。眼下關中大旱,至少還有四縣沒有因災而減產,總是一件好事。”
崔君肅也上前說道:“聖人,這四縣之地種的糧食都未必夠四縣使用。”
“官倉?”李世民問到了關鍵的問題。
崔君肅回答:“聖人,幷州大倉不能動,那是北防的重倉。可以說北邊其他地方的屯田還沒有效果之前,北邊重鎮全靠幷州大倉提供糧食。一但北防不穩,長安定是雪上加霜。”
“長安大倉……”崔君肅沒說下去,他不知道如何開口。
“講!”李世民催問道。
“在旱情上報的時候,蕭公與臣已經在山南道調糧,可卻沒想到這次會是顆粒無收。而且夏種無望,秋收也指望不上。這需要的糧食臣無能。”
李世民重重的拍著御案:“差多少?”
“長安大倉不能鬥糧不留……”
“朕問你,差多少?”李世民火大了。
“差兩百萬石,至少。”崔君肅終於給了李世民一個數字。而且補充道:“這是長安大倉寸糧不留的情況下,差兩百萬石。”
李世民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兩百萬石。幷州大倉有多少存糧。”
“聖人,幷州大倉不能動,那是北防的根據。”房玄齡上前阻止。
李世民再嘆了一口氣,將一份自己已經寫好的文書示意遞給房玄齡看。
房玄齡看到後嚇了一跳,李世民連罪已詔都已經寫好。
新君登基元年就下罪已詔,這可以說史無前例。
這時,刑部尚書劉政會。與禮部尚書唐儉請求面聖,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