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4章 新氣象(四),農女當家之寡婦難為,煙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後邊,小聲與她說話。
“娘,你覺得弄個族學讓村裡的娃兒們唸書,這個主意咋樣?”
崔大娘猶豫了下:“主意倒是好,可……”她也同情家裡沒銀錢送去唸書的,那時候鄰村老秀才一定要大郎跟著他念書,還說以後保準能考上舉人,到時候可以到衙門裡做個小官小吏的養活家人。她和崔老實也想
過要送大郎去鄰村跟著老秀才唸書,可家裡窮啊,別說是束脩的錢,就是吃飯都有些困難,大郎還得幫著家裡幹活哪。現在回想起來,崔大娘就有些難過,若是那時候送了大郎去唸書,指不定現在真的就已經考上舉人進士做老爺了。不過好在大郎是個有福氣的,親爹親孃找過來了,他還
做了太子爺,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娘,其實我真是不反對送了村裡娃兒去唸書,我想你其實也一樣,只是氣不過族裡開大口要兩百畝地,是不是?”
崔大娘點了點頭:“是喲,兩百畝,他們怎麼好意思開口?”“那你覺得咱們能拿多少地出來才是最合適的?”盧秀珍盤算了下,要請個夫子過來坐館,只要不是鴻學大儒,每年束脩倒是不會要太多,可問題是村裡人肯不肯將孩子送
過來唸書,大部分只怕是覺得自家活都沒幹完,哪有空閒時間去唸書?“你九叔公出多少,我們就出多少,總不能讓咱們家全出了。”崔大娘想了好一陣子,抬頭看到前邊昂首闊步的崔才高,氣憤憤道:“幹嘛總想著打別人家主意,自己就不用
拔毛了?”
“好好好,我知道孃的意思了。”盧秀珍笑了起來:“既然是做善事,要出大家一起出,有好名聲大家一起得,是不是?”午後的陽光和煦而溫暖,崔氏宗祠門前的那兩棵松柏被陽光照著,蒼綠色的樹葉上閃閃的一層金邊,宗祠門口三三兩兩的站著些人正在嘀嘀咕咕的議論:“喊咱們過來究竟
有啥事哩,這般急急忙忙的。”因著現在已經是農閒時分,大部分人都待著在家裡歇息,聽到族裡有人來送信,各家各戶當家人都陸陸續續的來到了崔氏宗祠,故此沒多久人就已經來得差不多,眾人都
有些好奇,不知道忽然要他們到宗祠這邊來究竟是啥意思。
“還有兩個月才過年哩,就商議著分東西的事情了麼?”“看著也不像,每年族裡都沒分到什麼東西,咱們也不用指望了,就那麼點族田,再怎麼分也分不到多少,還不如趁著機會到江州城去轉轉,看能不能掙點零碎銀子來買年
貨。”
“也不一定要去江州城哇,現在給富貴兄弟家做事還少了銀子?”以前大家都習慣喊崔老實的綽號,可現在崔老實成了皇上封賞的郡公,眾人對他就開始尊敬起來,彷彿是一夜之間都想起了崔老實原來是有名字的,想裝熟絡的就喊他富
貴兄弟,有想巴結的,就喊他崔郡公,弄得崔老實有時候都迷糊了,不知道為啥村裡人忽熱對自己改了稱呼,而且還有好幾個名字。
“崔郡公家現在也就在村裡僱了十來個人幫忙做事,哪裡能顧得上村裡人?”
“你莫非忘記了,你婆娘和兒媳婦都在給江州花市編花籃兒?那不是富貴兄弟給找的事情?他家的芝蘭堂用不上了也沒忘記咱們,還給介紹去了別家花鋪哩。”
“那倒也是,就盼著崔郡公家那一千畝地快些到手,咱們也好去尋點事情做咯。”
議論來議論去,總離不了崔老實一家,畢竟在青山坳這個閉塞的小山村,也只有這麼點子事情好說了。
“快進來,進來,站到門外說啥子哩?”
崔耀楣從宗祠裡頭走了出來:“快些商量了事情好早些回去,站到門口胡猜亂想作甚?”
眾人瞥了他一眼,臉上皆有不服氣的表情:“哼,還不是他爹是族長,神氣個啥子。”
“還以為自己能接穩當那個位置哩?”
眾人議論紛紛,只不過還是抬腳走上了宗祠的石階,一群人挨挨擠擠的走了進去,到了議事的大堂裡,就見著崔才高身邊坐著的崔老實夫妻與盧秀珍。
“喲,崔郡公一家都在!”“肯定是有啥好處了!”眾人相互看了看,擠眉弄眼的笑了起來。
<center>ReadBottom1;</cente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