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攻受相見,渣攻休想洗白,杜重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防!盜!章!節)
《神秘島》節選……
第二天4月16日是復活節的星期日,居民們天一亮就從”石窟”裡出來,去洗衣服。工程師打算只要找到必要的原料--小蘇打或是鉀鹼,脂肪或是油料--立刻就開始製造肥皂。至於換新衣服,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應該找個適當的時間地點來討論。他們的衣服很結實,即使體力勞動天天磨損,至少還可以維持六個月,可是一切都要看海島是不是靠近有人居住的陸地了。如果今天天晴的話,這一點就可以得到解決。(防~盜~章~節)
太陽從清晰的水平線上升起來,告訴人們一個晴天到來了。這是一個美麗的秋日,好象溫暖季節要離別了,特意給人留個紀念似的。
現在必須測量峭壁的海拔高度,以便完成昨天晚上的觀察。
”你不需要一個象昨天晚上用的圓規那樣的儀器嗎?”赫伯特對工程師說。
”不,孩子,”工程師答道,”我們要換一種方法,只是要做得和昨天一樣準確才行。”
只要有機會,赫伯特什麼都想學,所以他跟著工程師一起往海濱去了。潘克洛夫、納布和通訊記者還留在原地做別的工作。
賽勒斯·史密斯準備了一根筆直的木杆,他對自己的身長知道得分毫不差,於是就比比他的身高精確地算出木杆的長度是十二英尺。赫伯特拿著史密斯交給他的垂線,這是用柔韌的植物纖維做成的,一端繫著一塊石頭。他們走到離開海邊二十英尺,距垂直的峭壁將近五百英尺的地方,史密斯就小心地把木杆插入沙地二英尺深,他利用垂線使木杆和地面保持垂直。
做完這步,他就後退了一段相當距離,然後趴在沙灘上,在這裡眼睛可以同時看到木杆的頂端和峭壁的上沿。他仔細地用一根小棍子在觀察點做了一個記號,然後對赫伯特說:
”你知道幾何學最基本的原理嗎?”(防~盜~章~節)
”稍微知道一些,史密斯先生。”赫伯特說,他一點也不想表現自己。
”你記得兩個相似三角形應該具備的條件嗎?”
”記得,”赫伯特答道,”它們的對應邊成比例。”
”好,孩子,我剛做出兩個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第一個比較小,它的三邊是:那根垂直的木杆和從這根小棍子到木杆底部的距離,我的視線就是三角形的斜邊,第二個三角形的三邊是:垂直的峭壁--我們想測量的也就是它的高度--這根小棍子和峭壁底部之間的距離,和同樣是由我的視線所形成的三角形斜邊,這斜邊也就是第一個三角形斜邊的延長線。”
”啊,史密斯先生,我明白了!”赫伯特大聲說。”小棍子和木杆之間的距離比小棍子和峭壁底部之間的距離,就等於木杆的高度比峭壁的高度。”
”一點兒也不錯,赫伯特,”工程師說,”我們已經知道木杆的長度,再量一下兩段水平距離,然後按照比例一算,就可以求出峭壁的高度,省得直接去測量了。”
他們利用木杆量出了兩段水平距離,木杆在沙灘上的高度是十英尺整。
第一段距離是從小棍子到插木杆的地方,相距十五英尺。
第二段距離是從小棍子到峭壁底部,相距五百英尺。
量完以後,賽勒斯·史密斯就和少年回”石窟”去了。
工程師拿出一塊平板石來,這是他有一次出外打獵的時候帶回來的。這塊石頭就象一塊石板,很容易用尖利的貝殼在上面劃出字碼來。他求出了以下的比例:
15:500=10:x
500x10=5000
6000÷15=333.3
由此得出,花崗石峭壁的高度是三百三十三英尺。(防~盜~章~節)
然後賽勒斯·史密斯就把前一天晚上做的儀器拿了出來,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就是十字架二和水平線之間的角距。他首先把一個圓周分成三百六十等分,然後非常精確地把圓規角度落在圓周上,得出的結果是10度。在這個角度上加上十字架二距離南極的27度,再減去觀察的時候所在的峭壁上離海面高度的值,就得出一個37度的角來。南極與水平線之間相距90度,從90度裡減去53度還剩下37度。因此,賽勒斯·史密斯測量的結論是:林肯島在南緯37度線上。如果把計算時不精確的程度估計在內,假設誤差有五度,那麼海島的位置一定在南緯35度與40度之間。
現在只等算出經度,就可以確定海島的位置了。工程師打算就在這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