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雨乖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4章 破局之法,齊墨,雙雨乖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的情況需要他們迅速想出來一個破局之法! 望著兩側高峰姜思塵心中有些想法。 “窮魚之丘武靈王那邊怎樣?” 姜思塵好奇道。 “窮魚之丘那邊形勢就明朗許多了,窮魚之丘沒有高牆防守,只有尋常的大城以作抵抗。” “防守窮魚之丘的中山國巨象公格業,中山國三大將之一!” “格業此人驕躁好奢侈,自信過多。” “手中掌三十萬兵力就打算與武靈王正面對抗,荊丸城外擺開陣仗等待武靈王。” “好不容易率領大軍走到那裡的武靈王還以為會僵持一段時間。” “沒想到竟然收到了格業發來 的挑戰書,武靈王當即就樂了。” “欣然應下!” “荊丸城外趙國大軍與格業三十萬大軍兩郡對壘。” “旌旗飄展,沒有陰謀詭計,就是最直接的強攻!” “武靈王指揮若定,巨盾兵向前,刀盾兵在後,那中山國格業帶領的大軍數次衝擊都無功而返。” “後中山國乏力之時武靈王變陣將格業大軍分割開來,形成數個包圍圈。” “格業首尾不能相顧之下亂作一團。” “武靈王麾下趙袑統帥右軍,許鈞帶著左軍,趙章統帥中軍,牛翦統率騎兵組成的軍團,趙希統率胡、代兵馬,聯合絞殺!” “那傳說中的趙之邊騎突入戰場,一杆杆弓箭拉的滿月,捻指落下必有中山國士卒倒地。” “雙方鏖戰兩天一夜,武靈王憑藉著手上無人可擋的額趙之邊騎將那中山國大軍給射的七零八落。” “追不上,打不過!最後中山國在丟下將近十萬具屍體之後落荒而逃,隨後困守窮魚之丘不出。” “此戰武靈王大勝!” 典正頗感有趣的說道。 姜思塵也是愕然,這中山國格業腦子是怎麼長得? 他為何會以為自己的三十萬大軍與趙國的三十萬大軍能夠相提並論? 一群在武靈王看來不過散兵遊勇,兵刃不利,盔甲缺乏的大軍竟然敢正面對抗趙國的大軍。 那還不是砍瓜切菜? 一番運籌帷幄之下成功的將格業打敗。 窮魚之丘形勢立刻明朗。 姜思塵豔羨不已,若是自己對面這仇山王也和那格業一樣愚蠢該多好。 士卒與士卒的戰力是大不相同的,軍事素養更是天差地別。 同樣數量的大軍九大諸侯比其餘諸侯國的大軍戰力強出不知多少。 大將的指揮水平同樣也是天差地別。 武靈王僅僅只是反手間就能將那巨象公擊潰! 這就能夠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了。 這巨象公難道沒有見識過趙邊騎的騎射之術? 按理說不應該呀。 馳騁草原的趙邊騎能夠將善於馬術的林胡都給打敗可見其實力之強。 中山國與趙國緊鄰應該見識過趙邊騎的威力,但竟然還是敢如此大膽行軍 。 趙邊騎可以說是弓騎兵中的頂尖代表,獨一檔的存在。 手中弓箭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面無覆甲就射面部,腳無遮蓋就打腳。 並且趙邊騎來無影去無蹤,訓練有素,常人難以追趕。 加上他們那令人感到可怕的射術很是難纏。 實在讓人感到驚奇,這不知何處而來的格業竟然不知道趙邊騎的威名。 就這樣在空曠的草原上與趙邊騎赤裸裸的開戰,那不是等著捱打? 在空曠的地盤上遇到趙邊騎那真的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打不過跑不掉。 “武靈王當真是好運道,竟然遇到了如此莽夫!” 姜思塵開口笑道。 在高興之後再次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擔憂,武靈王現在圍著窮魚之丘打。 可他們連這鴻上塞的大門還沒摸到呢。 難道最後真的要強攻不成? 姜思塵心中頓生想法,不過隨即趕忙搖頭。 依舊還是那句話,強攻下下之策也。 過往讀過的兵書一遍又一遍的從腦海之中掠過,姜思塵分析比對每一個故事。 想要從其中找到應對之策! 一陣狂風呼嘯,姜思塵驟然睜開雙眼。 那兩側的懸崖峭壁正是破解之法。 火燒連營七百里最大的制約條件是什麼? 地形! 兩側山脈形成一條火道,狂風呼嘯之下風生火起。風助火威,火借風勢。 在這長長的山道之中只要有一處大火就能夠瞬間揭天而起。 人力撲之不及! 現在這鴻上塞不恰好也是那樣的地形條件,兩側連山恰好是形成一個出風的葫蘆口。 到時候只要在其中燃起大火,葫蘆口狂風呼嘯之下頃刻間便能將這鴻上塞化成一座火海。 到時候這鴻上塞不攻自破! 現在乃是冬季,兩側連山之上枯葉落下只有許多光禿禿的樹幹,將其砍伐聚攏。 隨後將其點燃漫天投入這鴻上塞中就能迅速完成這樣的條件。 若是選擇一個大風天氣就能將其化為一片火海。 鴻上塞頃刻間便能攻破。 就目前來說這種方法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姜思塵趕忙將心中的想法講述給典正。 “此舉甚好,只不過這懸崖峭壁如何攀登?” “有一蜈蚣掛山梯,讓武功卓絕之輩上去然後放下這種梯子,身手敏捷者可以攀登而上。” “為了避免被鴻上塞的人發現我們必須還要繞道從遠處側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