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9章 這年頭,哪都亂,清末的法師,黃文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年頭,哪都亂

李光宗不是耳根子軟的人。

不是別人求幾句,他就抹不開面子拒絕,巴巴的幫忙。

他有他的目的。

他給趙傳薪講述白朗其人其事。

白朗和這個時代許多人一樣,算是被逼上梁山。

他是河南人,原名不叫白朗,具體叫什麼,到最後也沒個定論。

反正大家現在都叫他白朗。

白朗家不算大富大貴,但吃喝不愁。

他性情豪爽,仗義疏財,有點像宋江。

這便在窮苦百姓中具備了領袖的氣質。

於是,他在老家那邊有了些名聲,能夠服眾。

他所在的大劉村,王姓為大。

同一個村的人,難免產生齟齬。

王家人多,仗勢欺人,動輒十幾人打他一個。

久而久之,他打不過王家人,便盡力結交朋友。

誰還不會拉幫結派呢?

當地多山路,那些溝壑縱橫崎嶇不平的小路上,經常有土匪出沒。

當人們碰上土匪,白朗敢於挺身而出,給車伕保護,為別人開道。

有時候,他為人出頭還會挨一頓毒打。

這種為別人排憂解難急公好義的性子,讓他聲譽日隆,許多做生意的車隊加入白朗隊伍當中,讓他逐漸坐大。

大家管他叫「官大哥」。

當地有個地主,名叫王岐。

08年,白朗又一次與王家發生口角。

平時欺負白朗的王家人召集了二十多人,想要像往常那樣圍毆白朗。

熟料,此時的白朗已經不是當初的白朗了。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呼呼啦啦幾十號人湧入大劉村,將王家圍的水洩不通。

王岐一看,慫了,趕緊吩咐人關門。

打不過,真的打不過了。

關門後,王岐咽不下這口氣,就讓族中八十歲長者王真出去交涉。

八十歲老漢王真,在村裡也是有名望的長者。

這老漢要是乖乖認慫道歉也就罷了,偏偏他仗著自己年歲高,和王家積壓的威望和白朗嗆了起來。

白朗心想,今時非比往日,你王家安敢欺我?

當即,他推了王真一把。

王真八十歲了,骨質疏鬆,臟器虛弱,摔倒在地後,沒多久死去。

王家賄買縣官,抓捕白朗入獄。

獄中,被買通的獄卒將他吊起來狠抽。

一年牢獄之刑中,白朗遭老罪了。

為了把他弄出來,家人傾家蕩產。

又惡了王家,白朗無法在當地安身立命,只好離開。

出獄後,他就想進山去做蹚將。

土匪在各地名稱不同,山東叫響馬,關外叫綹子,而這裡叫蹚將。

清末多災多難,百姓活不下去就進山當土匪。

蹚將原本是蹚匠,形容跑腿的匠人。

這些匠人落草為寇,百姓就管他們叫蹚將。

但白朗家人不同意他入山做蹚將,好勸歹勸,白朗只好打消念頭,找了個養馬的活計。

他去的時候,帶了一匹好馬,剽悍俊美。

到了地方後,結果那地主富戶起了貪念,仗著人多勢眾,強行用自己的一匹老紅馬,換了白朗的好馬。

換了誰也得氣炸了!

不但如此,地主反而還要白朗倒找他50兩銀子。

白朗快氣死了,牽著老紅馬回家,忍氣吞聲。

這還不算完,對方居然帶著看家護院的打手,去白朗家將老紅馬也搶走。

這便欺人太甚!

又逢宣統二年,官兵以莫須有罪名搶了白朗家財,給他姐姐安插個溝通土匪的罪名抄家。

至此,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白朗直接落草為寇。

去你麻痺的,這世道,根本沒有好人的活路。

當地諺語:想當官,去拉桿;嫌官小,人馬少。快槍一拉栓,銀元兩三千;清早去拉桿,到晚便是官。

拉桿就是聚眾為匪,聚嘯劫掠。

可見,當地人都活不下去了,落草為寇之心人皆有之。

扳不倒葫蘆灑不了油。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白朗當了土匪。

他先將當初害他的王家給端了,把獄卒給弄死,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都市霸主

筍尖魔菇湯

八零重生,撩漢養崽致富忙

花間茶舍

獵蟲傳

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