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5章 神算先生,萬里知府,清末的法師,黃文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名字起的,都名不副實。

更何況臚濱府的地理位置十分尷尬,滿-洲裡原本屬於官地,被清廷無償贈與沙俄,現在屬於中東鐵路附屬地。

本來臚濱府可以設在那裡,但現在不但需要中東鐵路局批准,還有交付土地租金。

自己地盤給人家交租子?

清廷丟不起那個人,況且沙俄也不會允許。

而且徐世昌還詳細瞭解過,庚子事變那年,沙俄士兵搗毀了那裡的卡倫,守卡人紛紛逃逸。

臚濱府需要重新撿起巡守邊界的職責,但卻要面對無卡可守的局面。

那裡的邊界鄂博,就是劃分界限的石堆,很多已經被毀掉,導致界限不明,經常發生摩擦。

如此一來,招民墾荒、開辦稅務、收攏流民等任務就會變得艱鉅,沒人願意在天天劍拔弩張的地盤上種地。

趙傳薪從未證明過他有治理一方的經驗,即便真能給他個將軍職,或許最後也是灰頭土臉慘淡收場。

擔心李光宗不同意,徐世昌又加上一句:“再者,喀爾喀四盟民情又有不同,朝廷用了數百年潛移默化,至今仍有嫌隙,遑論趙炭工之暴烈手段,怕是會平白將一些人逼到沙俄一方,莫如循序漸進。”

反正到時候趙傳薪不能把臚濱府治好,可能他自己都沒臉要更多地盤了。

先安撫住再說,完成朝廷給他下的任務。

屬實說,李光宗知道趙傳薪其實懂得很多,夠聰明。但他也不認為當慣了甩手掌櫃、性情懶散的趙傳薪,能沉下心治理一方。

只要給趙傳薪家裡添置一把躺椅,那就一定會包漿。在鹿崗鎮,趙傳薪都是躺著聽李光宗彙報工作。像秋天的蛤蟆,一戳一蹦躂。

他討價還價,一是必須這麼幹,不能讓清廷覺得可以任意拿捏他們。

另外就是想給趙傳薪整個大點的名頭。

至少聽上去很牛逼的樣子。

其實李光宗沒有底氣拒絕,只是在裝腔作勢。趙傳薪剛烈,最多也不過是玉石俱焚。

可徐世昌最後加個自治權,讓李光宗十分心動。有了自治權,即便是苦寒之地也大有可為。

最後,他還有一個巨大的顧慮。

但這個顧慮,不能和徐世昌講。

李光宗說:“我需要徵求掌門意見,他同意才行。”

他倒不是應付徐世昌,他只有建議權力,不能給趙傳薪做決定。

掛了電話,李光宗給開平礦務局發電報,說明情況。

趙傳薪翹著二郎腿,手裡夾煙,看著電報內容。

麗貝卡·萊維在旁邊給他斟茶。

趙傳薪皺眉思索期間,第二封電報到了:辛亥將至,先生還須低調行事。歷來改朝換代,新朝兵鋒最利。我們尚且需要悄悄發展,偷偷變強,等將來不需要仰人鼻息,掌門再做計較不遲。新舊更替之時,莫如自己先離場。

他自始至終都沒提,產業受到清廷和列強聯手抵制的事情。

因為提了,趙傳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他要是將所有人屠戮個遍,更沒人敢跟他們任何產業搭邊了。

十天半個月或許勉強支撐,時間一久,他們就要被打回原形。

趙傳薪對當官兒這事兒根本不感興趣。

他說要裂土封王,也只是戲言。

如果真封了,那肯定也是清閒王爺,不過一個名頭而已。

但他能從李光宗的話裡,感受到他的態度。

回覆:這個知府有什麼好處?

李光宗很快給他發來:唐努烏梁海不容有失,先生曾說過,辛亥年處於庫倫的蒙古王公主導分-裂,凡事預則立,我們何不提前佈局,打破他們的不臣!先生曾說,翻天覆地且不論,鎮疆守土匹夫有責。此外,臚濱府擁有自治權。先生可逐一蠶食,開疆拓土不在話下。屆時先生或將成為一個亙古未有的知府,轄地千里萬里……

李光宗瞭解趙傳薪,知道哪些點能打動他。

果然,這麼一說,就讓趙傳薪有了一種“忍辱負重”的使命感。

看,老子之所以當這個小小的知府,不為別的,只為保住偌大的疆土。

還有最後李光宗說的,搞不好趙傳薪這個知府當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想想有點小激動。

當個王爺算個屁,能青史留名嗎?說不定還要被罵一句封建餘孽……可開疆拓土,那妥妥青史留名。

所以趙傳薪回覆: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都市霸主

筍尖魔菇湯

八零重生,撩漢養崽致富忙

花間茶舍

獵蟲傳

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