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觀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0章 繼續整治鹽務,穿越到清朝成李衛,天空觀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回到杭州,李衛的幾個學生就找了來,向他彙報了關於鹽務上面的問題。 本以為鹽務是自己的最拿手的老本行了,這幾個學生也都是經驗豐富,對各項工作熟悉的很,可沒想到情況依舊是不樂觀。 從財政上面來說,鹽務是浙江最大的收益專案了,萬不容有失。比起雲南來,按說這裡應該要更容易治理和掌控才是,可根據幾個學生的描述來看,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一連幾天,李衛都在聽來自各地的鹽務報告,為的是找出原因,想出治理的辦法。 開玩笑吧!爺連雲南的鹽務都搞得明白,兩浙再難還能比雲南更誇張嗎? 與雲南不同的是,此時全國的鹽務經過雍正的整頓,清理清朝從定鼎關內以來的一系列積弊,和鹽政有關的是清理鹽規。 鹽規和其它陋規一樣,屬於法定以外的官員收入,有的合理,有的只是加重人民負擔。雍正已經對這一積弊進行改革,將合理的歸公,不合理的蠲除。 至於兩浙鹽政,李衛總結下來就是兩點問題,也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兩大弊端。 一是浮派病商,二是私鹽誤課。 光是浙省額引鹽有七十一萬引左右,票鹽十萬引左右,引課從一錢九厘至四錢二厘不等。如果將此數目的鹽規均攤,則每引增費三錢有餘,和正項引費持平甚至超過了平均水平。浙商資本不如淮商資本雄厚,再加上甲商將本來夠多的鹽規進行浮派,真是苦不堪言。 有些地方連一引也銷不出去,官鹽難銷的根本原因是它的價格太高,百姓負擔不起。而官鹽價高主要是由於鹽商要將他們所承擔的高額鹽課和浮費計入成本,轉嫁給食鹽之人。 所以 當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裁減浮費。 好在這幾個學生將所有的資訊都採集的很全面,讓李衛對兩浙各種名目繁多的陋規和浮費很快掌握,並開始進行了徹底的清查,減免了其中很多不合理的部分。 以前浙江的鹽政噶爾泰曾經題定過,浙鹽每引輸腳價銀七厘。但是李衛發現鹽規中已有每引六厘的紙朱路費,所以蠲了此項。 李衛相信,經過自己這麼大張旗鼓的削減費用,商人的負擔一定會減輕很多,行鹽資本就會更充足。官鹽的價格自然就會下降,競爭力就更強,這些對完成國課和抑制私鹽活動都大有益處。 接著就是需要疏銷官鹽,兩浙的鹽很多,遠不是雲南可相比的,但受限於制度約束,省各州縣有在額引之外可以多銷的,有僅能完成任務的,還有的是片引不銷。 其實從前的官員也有過李衛這類似的想法,無奈恐于禁例,不敢據實,故將不銷之引移於多銷之地,仍照原額奏報。 李衛直接一份摺子遞了上去,將情況略加說明,然後不等四爺回覆,就開始先行頒佈命令。 既然將兩浙的鹽務交給了爺,那就別管爺怎麼去做了。總不能不給牛吃草,還指望著要爺這瘦乾巴牛非擠出奶來吧? 李衛不為成規所囿,因地制宜,採取措施進行疏銷的命令,讓各級官員都捏了一把冷汗。要知道,這可是沒有經過皇帝容許過的,萬一要是出了什麼事,惹得皇帝不高興,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畢竟才剛剛發生了汪景祺和查思亭的事情,兩家的悲慘結局讓人想想就感到膽寒。 可李衛卻拍著胸脯向所有人保證道:“你們就給爺把心都收到肚子裡去,爺說的話就等於是四爺說的話,四爺還沒說啥呢,你們擔心個屁啊?有任何事情,都由爺一力承擔,與你們毫不相干就是。你們只需服從命令,好好幹活,凡是疏銷官鹽成績好的,爺給你們記功,就等著高升吧!” 見李衛如此說,眾多官員也打消了害怕的心思,反正不用他們來承擔可能的後果,那就幹唄。聽說李衛曾在雲南時就提升了很多官員,絕對說話算話,既然有高升的誘惑在又不怕被制裁,那就沒什麼可顧慮的了。 私鹽誤課這件事是連李衛都沒想到的,本以為收拾了沈氏集團後,浙江的私鹽情況會大為好轉,畢竟兩浙其實已經沒有大的私鹽團伙組織了。 但也正是由於沒了沈氏集團,一些新的勢力卻看準時機,在這個實力空缺處,開始於暗中悄悄的發展勢力。 李衛不由得拍了拍腦袋,自己還是大意了。 浙江的民風彪悍,自己怎麼把這給忘了?只要是有利益在,就沒有不敢出頭以身犯險的人。 看來還是震懾度不夠,殺的人太少了,沒能嚇著他們,媽的!真當爺是吃素的嗎? 私鹽的存在固然是由於鹽法鹽政有弊,但是又要看到,在任何現行制度下,都會有違法之人危害社會生活和政治經濟秩序,予以必要的打擊是正確的。 私鹽誤課,主要體現在引鹽的銷售量上。 兩浙地方遼闊,其中有近場之處,私販繁多,惟蘇松等府屬及太倉所轄之縣為甚,浙省的海岸線曲曲折折,鹽場分佈廣泛,許多地方地近場灶,百姓圖便宜買食私鹽的情況很普遍。 所謂“民灶雜居,向來圖買食賤鹽。” 灶私是私鹽的一大來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商嫡女:醫動天下

乙夢

異界之技能召喚大師

邊境沙僧